“督撫互參,康熙爺大怒,將噶禮革職,將張伯行革職留任,加派漕運總督赫壽、戶部尚書穆和倫、工部尚書張廷樞前往再審,又令九卿、詹事、科道據實奏議。”
惇王聽得入謎,自言自語道:“原來康熙爺如此英明,辦理科場弊案如此嚴厲。此案結果如何?”
寶可胸有成竹,說道:“副考官趙晉,同考官王曰俞、方名,皆查明有罪,被處斬立決。考生吳泌、程光奎公然行賄,罪跡昭彰,均處絞監候。主考官左必蕃失察,被革職。”
惇王長舒一口氣,說道:“按照辛卯科場案,柏葰頂多算是失察,革職即可。”
寶可與肅順有隙,趁機中傷肅順,說道:“康熙年間,重臣多賢明,如陳廷敬、周培公、李光地、圖海、姚啟聖、田文鏡、李衛、靳輔、于成龍等,皆一時之俊傑。
“可如今,彭黨剛罷,肅黨橫行。皇上有心保全柏中堂,卻被大臣挾制,違心誅殺柏中堂,實在是……”
“哼”,惇王打斷了寶可的話,說道:“科場風氣敗壞已久,早該整頓整頓了。我聽說,先帝在位時,科場就盛行遞條子。讀書人在大庭廣眾之下商量作弊,毫不為恥。。
“更有無恥之徒,加識三圈、五圈於條之上者。倘或中試式,三圈者饋以考官三百金,五圈者饋五百金。考官中或者貪鄙者,見圈則喜。世風日下,真是不忍直言!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話不投機。但寶可機變很快,最擅長見人說人話、見鬼說鬼話,便對道:
“我朝為防科場舞弊,定例極嚴。順治朝規定,士子入場,如有懷挾片紙隻字,枷示問罪;康熙朝則有明令,若主考官有交通囑託、賄賣關節者,按律從重治罪。
“雍正爺法令最嚴,規定主考、士子交通關節,處以斬立決的重刑。此案放在雍正爺時期,柏中堂恐怕也難逃一死。事已至此,無可挽回。
“只希望經此案件,司文衡者懍懍畏法,科場為之清肅。柏中堂之死,若能使科場得典治之效,若能挽回風氣,也算不冤枉了。”
惇王點點頭,對道:“但願如此。”
片刻沉默後,惇王問寶可道:“你聽說了嗎,皇上準備在西直門至圓明園修建鐵路。前兩天,有洋人出入圓明園,測量土地,內務府的人都驚恐得很。”
寶可思想開明,主張修建鐵路,對此持贊同態度。他知道惇王胸無點墨,不喜新政,便避而談其次,說道:
“但凡遇到工程,內務府最開心不過,可以上下其手,大撈特撈。聽說此次修鐵路,皇上以內務府沒人懂鐵路為由,委託了一個華人買辦主持此事。”
惇王對寶可的回答並不滿意,說道:“圓明園為我皇家園林,自雍正爺以來,先帝多喜歡在圓明園長住。此皇朝聖地,豈能鋪設鐵路,驚動地脈?皇上此舉實在荒唐。我一定要上折力爭!”
寶可正要勸諫惇王,卻見外面的人群騷動起來。王府護衛連忙出門檢視,回報說十幾輛囚車陸續開來,當頭一輛囚的便是柏中堂。
惇王長嘆一聲,離開座位,來到道路中央,擺出一副攔阻囚車的架勢。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