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微風小說網”最新網址:https://wfxs.app,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
當前位置:微風小說網 > 歷史軍事 > 1850再造中華 > 第514章 柏葰斬立決

第514章 柏葰斬立決 (第1/2頁)

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
好書推薦: 剪輯歷史:開局盤點十大帝皇 唐初大才子 盈翠江山紀 我是崇禎四皇子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劍道與陰謀 士兵突擊成最強 原來不是西遊 敵國小白臉 殘唐局 水滸萬金侯 較量無聲 星際浮雕師 大唐潛龍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從西漢開始擺爛 大清宮裡的小人物 暗戰 爆笑艦炮手

惇王接過寶可手中的信紙,只見上面的字跡非常潦草,顯然事出急切,寫信人非常著急。內容是:

“柏葰身任大臣,且系科甲進士出身,豈不知科場定例?竟以僕役幹請,輒即撤換試卷。若使靳祥尚在,加以夾訊,何難盡情吐露?

“既有成憲可循,即不為已甚,就所供各節,情雖可原,法難寬宥,言念及此,不禁垂淚!著照王大臣所擬,即行處斬……

“嗣後科場大典,秉文衡者,皆當潔己虛懷,杜絕幹請。應試士子,亦各立品自愛,毋蹈夤緣覆轍。”

惇王大驚失色,說道:“這是皇上的諭旨?”

寶可對道:“沒錯。早朝過後,皇上召開御前會議,專門研究柏葰的生死。會上,肅順疾言厲色,極力主張維持原判,把柏葰斬立決。

“肅順說,‘科場為掄才大典,交通舞弊,定例綦嚴。自來典試諸臣,從無敢以身試法者。不意柏葰以一品大員,辜恩藐法,至於如是!’

“大清兩百多年來,從未公開誅殺過當朝大學士。何況,柏中堂清廉持重,罪不至死。皇上本來無意殺柏中堂,都是肅順從旁教唆。”

惇王粗中有細,朝左右看了一眼。鶴年堂位置絕佳,是菜市口觀刑的最好地點。但因惇王在場,官紳百姓都不敢進入鶴年堂。

寶可堪稱是恭王最要好的朋友,無話不談,無事不商,到了可以互開玩笑的地步。

京城裡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段子。有一次,寶可與恭王一起遊西山。寶可臨時上廁所,恭王等得頗不耐煩。見面後,恭親王便笑問道:“往何處撇寶去?”

“撇寶”二字,是當時北京文人對如廁的謔稱。寶可針鋒相對,答道:“哪裡,是出恭。”

在惇王看來,寶可的話就是恭王的話。肅順當權,排擠恭王、惇王。惇王無意爭權,對此無所謂。但恭王精明強幹,憂心國事,對肅順極為不滿。

惇王愣在原地,一股悲痛之情湧上心頭。正在這裡,惇王府中一員心腹急匆匆地趕到了鶴年堂,把一紙密文遞交惇王。

開啟一看,正是咸豐堅持誅殺柏葰的諭旨,與寶可帶來的內容一致。

惇王嘆道:“皇上如此堅持,柏中堂可就永遠翻不了身了。”

寶可心裡一動,對惇王增加了一分敬畏。都說惇王粗疏,其實他心裡明白得很。剛才這番議論,見得極遠,就連寶可都暫時沒有想到。

惇王的意思是,甭管肅順是否教唆,咸豐堅持殺柏葰,也就給柏葰以蓋棺定論了。就算咸豐駕崩了,後人想為柏葰翻案,新皇帝也不敢推倒先帝的定論。柏葰,也就永遠無法翻身,永受唾棄了。

正在寶可暗自感嘆時,惇王又問道:“銳卿,你讀書多,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。本王考考你,本朝科場弊案,可有與柏中堂相似的先例?”

聽惇王喊自己的表字,寶可備感親切,略一思索,答道:“康熙五十年,曾在江南鄉試有過一場科場案,史稱辛卯科場案。江南人才最盛,自古盛產舉子。

“這年九月發榜,中舉者除蘇州十三人外,其餘多為揚州鹽商子弟。其中句容縣王曰俞所薦之吳泌、山陽縣知縣所薦之程光奎皆文理不通,於是輿論大譁。

“蘇州織造李煦和江寧織造曹寅密奏此事,康熙爺大怒,派戶部尚書張鵬翮會同兩江總督噶禮、江蘇巡撫張伯行以及安徽巡撫梁世勳在揚州詳審。

“此案牽涉甚廣。審訊中,噶禮、張伯行發生分歧。張伯行彈劾噶禮賄賣舉人,包庇罪犯;噶禮也彈劾張伯行挾嫌誣陷。

章節報錯(免登入)
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
隨機推薦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