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營救左宗棠,整個湖南京官都活動了起來。
年關將近,正是北京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。儘管南方已經淪陷,北京城內依然是歌舞昇平。
各大戲院、八大胡同、天橋、琉璃廠照樣是人滿為患。就連戶外的什剎海上,也有許多不懼寒冷的人,溜冰,打陀螺,放花燈……
這天,車水馬龍的肅順府前,來了一個衣冠樸素、氣質儒雅的中年人。
肅順是當朝第一紅人,權勢熏天,府上的門子亦是趾高氣揚。看到身著便服的中年人後,門子卻非常客氣地迎了上來,說道:“郭大人,好久不見您了。”
中年人笑了笑,說道:“煩您通報一下肅大人,就說我有事求見。”
門子卻笑道:“郭大人,您的面子誰人不知,誰人不曉。不用通報了,我直接帶您進去了。要是耽擱了您,我家大人可饒不了我。”
來人名叫郭嵩燾,字筠仙,湖南湘陰人,道光二十七年進士。他講求經世致用,與曾國藩、左宗棠、胡林翼、羅澤南等人都是好朋友。
當年,朝廷下旨讓丁憂在籍的曾國藩辦理團練,曾國藩抗旨不辦。郭嵩燾此時也在家丁憂,數次拜訪曾國藩,來回奔走,勸說曾國藩創辦湘軍。
曾國藩被郭嵩燾說動,把郭嵩燾羅致幕中,一同建立湘軍。因此,郭嵩燾也被視作是湘軍建立者之一。
與曾國藩不同,郭嵩燾視野開闊,思路靈活,眼界很高,很早就認識到了水師的重要性。曾國藩建立湘軍時,對水師下功夫最深,就是受了郭嵩燾的影響。
之後,曾國藩派郭嵩燾外出為湘軍籌餉,其實就是到各省督撫那裡化緣。郭嵩燾藉機遊歷各地,接觸洋人,視野進一步開闊,思想受到很大觸動。
因為勞苦功高,清廷升郭嵩燾為翰林院編修。曾國藩也勸他到京城任職,幫湘軍在京城聯絡聲氣。
郭嵩燾到京後,很受肅順的賞識。由於肅順的推舉,郭嵩燾很快就受到咸豐帝的注意,命他入值南書房。
南書房相當於皇帝的私人書房,翰林能夠入值南書房,是一種相當榮耀的事情。
咸豐帝對他說:“南齋司筆墨事卻無多,然所以命汝入南齋,卻不在辦筆墨,多讀有用書,勉力為有用人,他日仍當出辦軍務。”
果然,不久之後,咸豐帝就派他到山東前線隨僧格林沁幫辦防務。
只不過,僧格林沁是蒙古科爾沁親王,手下有數萬馬隊。他非常敵視湘軍,也不把郭嵩燾放在眼裡,兩人相處得很不融洽。
僧格林沁一紙奏章,彈劾郭嵩燾書生誤事,激起民變。咸豐正倚重僧格林沁,只好和稀泥,把郭嵩燾召回了京城。
郭嵩燾剛回京城,略微安頓之後,便來拜訪肅順。
肅順雖是滿人,卻主張重用漢人,尤其喜歡結交漢人名士。郭嵩燾、王闓運、尹耕雲、高心夔、李壽蓉、盛康等漢人名士都被肅順所用,時人稱之為“肅門六子”。
聽聞郭嵩燾來訪,肅順立即推開應酬,出中門迎接。
一見面,寒暄過後,肅順把郭嵩燾延入書房,與他促膝密談。
肅順說:“僧王跋扈,粗魯不知禮節,你不要和他一般見識。如今他聖眷正隆,朝廷又要倚仗他鎮壓民變,我們暫時先不動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