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更好的發展經濟,帝國將實施統制經濟。在近現代史上,幾乎每個世界大國都曾施行過統制經濟,或者更為激進的計劃經濟。
何為統制經濟呢?簡單來說,統制經濟是國家政府高度干預經濟執行的一種經濟模式。
施行統制經濟,可以把實際產能擴張到極限,增加資本的利潤,增加就業維持社會穩定。
戰時,統制經濟可以最大限度發揮工業生產潛力,將之轉化為戰爭潛力,進而奪取戰爭勝利。
站點:塔讀小說,歡迎下載
和平時期,統制經濟,可以掩蓋資本主義固有的內在矛盾,創造經濟奇蹟。例如,韓國總統朴正熙主導的下的“漢江奇蹟”,就是一種典型的統制經濟。
相比於計劃經濟而言,統制經濟更加溫和,對社會生活影響更小。同時,資本保留利潤,可以刺激企業生產的積極性,避免計劃經濟固有的僵化弊病。
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,各交戰國多采用統制經濟蘇聯為計劃經濟),以便最大限度調動本國工業生產潛力,全力支援戰爭。
譬如,二戰時,中國也實行了統制經濟,利用工業統制建成了後方工業基地,利用糧食統制保證了軍民溫飽,利用金融統制集中了財力,保證了軍費支出。
當前,中國積貧積弱,實施統制經濟無疑是加速工商業發展的一劑良藥。楊烜至高無上的權威,以伍崇曜為代表的嶺南資本的傾力配合,也為帝國實行統制經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。
帝國建立後沒多久,楊烜就提出了統制經濟的思想,得到了軍政大員們的認可。隨著東南戰事的結束,楊烜決定推動實施統制經濟,加速工業發展。
具體而言,對國民政府而言,實施統制經濟,具有以下特點:
一、建立國家經濟委員會,作為統制經濟的領導機關。
國家經濟委員會隸屬於內廷,受皇帝直接領導。第一任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由楊烜兼任,成員中有一個外國經濟學家夏伊勒。
夏伊勒本名叫霍華德.夏伊勒hoard shirer),是個德裔美國經濟學家,主張政府在宏觀層面干預經濟。
當時,資本主義國家多奉行“自由貿易理論”,主張自由競爭,反對政府幹預。夏伊勒的經濟理論在美國沒有市場,輾轉來到中國,在暨南大學堂教授宏觀經濟學,受到楊烜的賞識。
二、抓大放小。
在經濟領域,國民政府統制最為重要的領域,實施國家控股,主要包括軍工、銀行、證券、保險、期貨、幹線鐵路、電報通訊、能源動力、貨幣發行、郵政、食鹽、糧油等領域。
國家經濟委員會將制訂一份白名單,規定國家統制的領域。這一領域並非不對外資、民資開放,而是由國家控股,外資、民間資本仍可投資這一領域,只是沒有決策權。
國家統制可以以多種形式,包括國家控股、國家全資等。
白名單之外的領域,外資、民間資本皆可參與投資,包括支線鐵路、輪船製造、茶葉、織布、煙、酒、林業、漁業等。
但是,這並不意味著,民間資本、外國資本可以在白名單之外自由競爭。
國家經濟委員會直接統制白名單之內的領域,透過行業協會指導統制白名單之外的領域。白名單之外的領域,比較重要的商品銷售價格、企業生產計劃,均由國家經濟委員會規定、調整。
譬如,菸葉雖在白名單之外,其銷售價格就得受到政府控制。菸葉是民間消費大宗商品,幾乎類同於生活必需品。價格不能過高,也不能過低,也不能過於波動,而應由政府規定價格內浮動。
華夏工業基礎薄弱,民間缺少工商業經營經驗。政府層面將引導成立半官方的行業協會,作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樑。
政府指導行業協會,實行產業政策前徵求行業協會意見。行業協會幫助企業生產經營,不斷培育企業主體。
三、實現政府、企業、勞動者三者共贏。
透過統制經濟,國家將實現工業增長,企業將獲得生產利潤,勞動者將獲得收入,從而實現三方共贏。
政府層面,國家經濟委員會將實施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,包括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