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微風小說網”最新網址:https://wfxs.app,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
當前位置:微風小說網 > 歷史軍事 > 1850再造中華 > 第463章 江蘇軍政委員會

第463章 江蘇軍政委員會 (第1/2頁)

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
好書推薦: 逐鹿北朝 末日大秦:帶著秦始皇吃雞簽到 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旭天紀 北宋大畫師 抗戰之最強戰兵 美利堅科技霸主 都市頂級傭兵 超級大華夏 大漢再起之無限征途 差分機時代 亂唐之最強武神 漠唐 徐知證傳 明末隱相 三國呂布之橫掃千軍 吃貨聯萌[全息] 1850再造中華 縱橫西漢 寒門破繭

革命軍攻下江蘇、浙江,天下震動。蘇浙兩省為滿清膏腴之地,為整個滿清朝廷貢獻了大約30的賦稅。其中,江蘇一省獨大,賦稅佔全國比例約為19,浙江排第二,賦稅佔比約為十分之一。

根據《大清會典》的記錄,乾隆十八年,即公元1753年,南方諸省的賦稅佔全國比例為64。巧合的是,2021年,南方各省的gdp同樣佔全國比例為64。

蘇浙兩省的賦稅,就佔了全國近三成,佔南方諸省近五成。可以預想的是,滿清失去蘇浙兩省後,財政將更加拮据,清廷的崩潰將指日可待。

江蘇是個南北長、東西短的省份,全省精華都在江南,省會一向設在南京。南京、上海兩個特別市脫離江蘇省後,江蘇的地位受到削弱。

至於江蘇省會,則改設在揚州。揚州位於長江北岸,大運河在此匯入長江,有水利之便。因為這個緣故,揚州自古就是一處繁華的地方。

晚清時,漕運改為海運,揚州的地位有所降低。但揚州府又盛產食鹽,是滿清兩淮鹽運使的駐地。揚州鹽商富甲天下,揚州依然能夠維持其繁華的表象。

歷來江蘇南部遠比北部富庶,以揚州為省會,亦有扶植蘇北,平衡全省的考慮。

站點:塔讀小說,歡迎下載

6月,上海局勢穩定,楊烜啟程返回南京。皇帝出巡在外,存在諸多不便,京裡也有許多大事等待楊烜裁決。

路過揚州,楊烜在此稍作停留。揚州已經成為江蘇的新省會,江蘇軍政委員會已經掛牌成立,以滿清“運司衙門”為辦公場所。

所謂“運司衙門”,即“兩淮都轉鹽運使司”衙門,俗稱為“兩淮鹽政衙門”,專管兩淮鹽政。

鹽是古代生活必需品,也是國家戰略物資,事關國計民生。由鹽而衍生出鹽政、鹽稅、鹽引、鹽商等制度,又孽生出鹽丁、鹽梟等。

楊烜此次路過揚州,便很關注兩淮鹽政問題。

何寅擔任江蘇軍政委員會主任。他早年在南洋遊學,在楊烜起兵當年,就投奔了楊烜,從此受到重用。

在此之前,何寅一手創辦暨南大學堂。這是軍政府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,成為軍政府培養高等人才的重要機構。

因為表現卓異,楊烜特意超拔他為江蘇省的一把手,對他寄予厚望。不過,何寅是文人出身,又長期在學校任職,身上未免有些學究氣,亦有些恃才傲物,頗受謗議。

人才難得,楊烜讓他擔任江蘇的一把手,便有很多讒言出來,覺得何寅當校長還行,當封疆大吏還欠些火候。楊烜這次來揚州,就想借機勉勵、敲打他一番。

見面之後,何寅行禮已畢。楊烜看著四十多歲的何寅,忍不住想起了何桂清,便屏退雜人,說道:

“何寅,說出來你可能不高興。我看著你,就想起了何桂清。你們都姓何,年齡相仿,都在四十多歲時主政江蘇,都是學官出身。

“何桂清擔任江蘇巡撫、兩江總督前,是江蘇學政,主管教育。因為時局劇變,何桂清才思敏捷,由學政超拔為督撫。你此前擔任暨南大學堂的校長,同樣算是學官。

“何桂清只會誇誇其談,革命軍兵臨城下後,他原形畢露。現在,何桂清逃進了租界,不殺他不足以平民憤。我不是咸豐,你也不是何桂清。但何桂清的事情,足能引以為戒。”

帝王心術,駕馭屬下往往恩威並施。何寅聽過楊烜的話,後背直冒冷汗,連忙說道:“陛下諄諄教誨,臣一定引以為戒。”

楊烜語重心長地說道:“江蘇地勢緊要,大家都說要找個革命軍出身的老將擔任省委主任。若不是革命軍出身的,起碼得是軍政府系統的。

“我倒沒有這種門戶之見,覺得你在暨南大學堂任上表現很好,具有主政一方的能力。不過,做封疆大吏不同於做大學校長。

“學校裡可以恃才傲物,疆吏必須禮賢下士,維護好班子的團結。我國一省主官稱為主任,而非總督、巡撫。你可知道,這其中有什麼意義?”

江蘇地位緊要,東臨上海,西護南京,省內人文薈萃,政府人事安排很受人矚目。時人常有議論,認為楊烜一定會選派一個資歷足夠、軍政根基深、眼界開闊的人主政江蘇。

何寅資歷夠了,眼界也足夠開闊,唯獨在軍政府、在革命軍中缺少歷練。加之他身上學究氣重,人緣一般,並不在時人的期待中。

等到任命一出,時人皆驚,才知道楊烜用人不拘一格,唯才是舉。

章節報錯(免登入)
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
隨機推薦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