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由此事不難看出,洋人確實有本事,西洋的海關制度確實更加高效廉潔。我們華夏想追趕各國,想興辦洋務,就必須敞開心胸接受洋人,接受西洋事物。
“租界正是我們學習西洋的視窗,也能在潛移默化之中改變我們的風俗,革新我們的社會風氣。因此,我並不反對租界,渴望從租界中學到更多的西洋制度。”
令後人想不到的是,把海關大權交給洋人,竟是滿清朝廷主動為之的。小刀會起義之後,清廷意識到洋人有能力高效、廉潔地管理海關,上繳更多的海關稅收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於是,清廷主動邀請英國人代辦全國海關。對此,英國人自然是求之不得。
從此之後,清政府聘請洋人為“總稅務司”,正式將海關交由洋人管理。
在聘請洋人管理前,清政府1年的海關關稅大概是3百萬至4百萬兩白銀。聘請洋人後的第1年就達到了8百萬兩。此後年年攀升,1887年達到兩千萬兩,到清末增加至4千萬兩。
可以說,海關收入為支撐風雨飄搖的晚清朝廷做出了突出貢獻。
相比於滿清朝廷,中華帝國內自然是人才濟濟。但相比於外國列強,尤其是相比於英、法、美這樣的強國,帝國在人才儲備方面還很不足。
革命軍佔領了上海,自然就要接管江海關。楊烜決定收回關權,但繼續聘請洋人參與海關管理。
正如改革開放初期那樣,我國曾大力吸引外資,大力引進外方管理,很多重要的管理職位都是聘請外籍管理人員。
江海關問題,只是千千萬萬個問題的縮影。楊烜保留租界,正是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,掃清華夏復興道路上的障礙。
得到了楊烜的保證,奧姆甚是滿意,說道:“皇帝陛下,我代表租界工部局,歡迎革命軍進駐上海。”
楊烜很高興,隔著桌子與奧姆握手。
包令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,問道:“皇帝陛下,志在推翻滿清朝廷,又宣稱繼承滿清朝廷簽下的條約。我能否向奧姆先生那樣,得到您的親口保證呢?”
楊烜多次宣佈繼承條約,以爭取洋人的支援。但實際上,在楊烜君臣上下的努力下,帝國先後禁止鴉片貿易、廢除協定關稅、廢除領事裁判權,中外不平等條約已經趨於平等,於中國主權已經無害。
歷史上,英國人曾面見洪秀全,建議合攻清朝,事成之後平分中國。洪秀全雖然昏聵,卻斷然拒絕了英國人的提議。不僅如此,他還拒不承認滿清與列強簽訂的和約,堅決反對鴉片貿易。英國人掉頭支援清朝,幫助清軍剿滅太平天國。
日本人則走的是另1條道路。他們忍辱負重,透過明治維新崛起為東亞強國。經過英日同盟、日俄戰爭,日本逐步廢除了外國強加給他的不平等條約,正式邁入強國俱樂部。
楊烜主持廢除領事裁判權、協定關稅,又剛與英法達成了廢除兵艦自由停靠5口的初步協定,心情頗為愉悅。他坦然說道:“我們願意繼承滿清政府與各國簽訂的條約,前提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。
“譬如,協定關稅不合國際貿易通則,應行廢除,外國軍艦自由出入中國通商港口,危及華夏國防,不合國際慣例,應行廢除;鴉片貿易毒害健康,應行廢除;領事裁判權侵害華夏司法主權,應行廢除……
“以上內容,我們都已達成共識。希望兩國公使督促本國政府和商人,積極履行以上承諾。作為補償,我們願意開放更多的通商港口,全面實施民法、商法、刑法等新式法律,對洋人採取更加友好的態度……”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