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江總督何桂清有權節制江南提督,自然也就可以號令紅單船武裝。他在常州犯下了滔天大罪,此時已經逃到了上海租界,正思將功補過,便嚴令紅單船武裝迎擊革命軍。
吳全奉陽違,自己把紅單船主力撤往太倉、松江江面,留葉常春在江陰迎戰革命軍。葉常春1面向何桂清告狀,1面使用厚餉激勵留下來的紅單船,試圖阻擋革命軍。
革命軍攻無不克、戰無不勝的光榮戰績,帝國情報局的滲透,使紅單船武裝士氣低落、人心渙散。
清軍這邊,又是許諾官職,又是散發賞金,湊齊了8艘紅單船,來到江陰迎擊革命軍。
除此之外,清軍還在上海組建了1支小規模的汽輪艦隊。清軍的汽輪又稱為“小火輪”,是1種小型蒸汽船,火力1般,威脅不大。倒是紅單船體型巨大,具有1定的戰鬥力。
這天上午,4艘革命軍鐵甲炮艇組成的先鋒抵達江陰江面。清軍副將葉常春率領8艘紅單船、4艘小火輪前往迎敵。紅單船是海船,最大1艘排水量兩千噸,裝有6百斤至1千4百斤的洋炮近3十門。
清朝君臣上下對洋人有著根深蒂固的偏見,也無意採用西洋槍炮武裝清軍。火炮並不先進的紅單船,已是清軍少有的“尖端”武器了。
歷史上,清軍大規模裝備洋槍洋炮,始自李鴻章的淮軍。李鴻章率淮軍來到上海,得到上海海關收入,才有了財力裝備洋槍洋炮。)
4艘革命軍鐵甲艦隻有1艘排水量為兩百噸,主炮為1門105榴彈炮。剩餘3艘排水量為5十噸,船上的主炮是1門75榴彈炮。在兩千多噸的紅單船面前,鐵甲艦就像是侏儒之於巨人。
然而,才1開炮,鐵甲艦便展現出強大的火力。尤其是那艘兩百噸的鐵甲艦,105榴彈炮威力驚人。在開花彈面前,紅單船船殼就像紙片1樣脆弱。
鐵甲艦又為純鋼結構,表面使用特製鋼板,防護力大為增強。紅單船上的火炮仍是舊式洋鐵炮,發射的實心彈不能穿透鐵甲艦。
倒是黃山炮臺上的土炮,口徑極大,可對鐵甲艦構成1定威脅。這種土炮仍然使用實心鐵彈,即便打中鐵甲艦,也沒有2次殺傷力。而且,土炮炮位固定,無法上下左右移動,作戰效能大打折扣。
才1個小時功夫,6艘紅單船、兩艘汽輪便中彈沉沒。葉常春和廣東水手們還沒反應過來,便葬身長江。
剩下兩艘紅單船、1艘小火輪倉皇向下遊逃去。但紅單船是純風帆動力,小火輪鐵甲艦使用大馬力蒸汽機,紅單船哪能跑得過鐵甲艦?
殘存的兩艘紅單船、1艘小火輪眼見無法逃脫,只能舉白旗投降。
沒多久,革命軍艦隊主力跟上,使用艦炮壓制黃山炮臺。海軍6戰隊在黃山上游登6,繞至黃山炮臺背後,輕鬆奪下炮臺。
紅單船武裝本就士氣低落,在江陰大敗後,更沒人再敢奢談戰鬥。
兩支紅單船武裝的頭領吳全美與陳國泰,與情報局特工早有接洽,經過密議後決定投降革命軍。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