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微風小說網”最新網址:https://wfxs.app,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
當前位置:微風小說網 > 歷史軍事 > 1850再造中華 > 第449章 文要降,武要戰

第449章 文要降,武要戰 (第1/2頁)

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
好書推薦: 怪帝邪相 抗日之奪寶奇兵 逐鹿北朝 末日大秦:帶著秦始皇吃雞簽到 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旭天紀 北宋大畫師 抗戰之最強戰兵 美利堅科技霸主 都市頂級傭兵 超級大華夏 大漢再起之無限征途 差分機時代 亂唐之最強武神 漠唐 徐知證傳 明末隱相 三國呂布之橫掃千軍 吃貨聯萌[全息] 1850再造中華

王有齡親自送胡雪巖出城。敵軍壓境,蘇州早已是風聲鶴唳,戒備森嚴。胡雪巖出城,只能坐在吊籃裡,從城頭縋城而下。

看著胡雪巖的身影越來越遠,王有齡只得嘆一口氣,走下城門,坐轎來到巡撫衙門。

門口聽差見到王有齡,連忙迎了上來,說道:“王大人,您來得正好。撫臺著急開會,剛派人到各司衙門送信。”

王有齡知道情勢已急,自己一家性命、官途前程,或許就係於今天的開會。想想胡雪巖的叮囑,王有齡心裡有了計較,從轎廳下轎,由聽差引著面見徐有壬。

徐有壬身邊只有幾個心腹幕僚,其他官員尚未到場。王有齡心想,自己第一個來,不妨先與撫臺通個聲氣,先定個宗旨出來。

蘇州城內的文官,徐有壬為首,王有齡排第二。只要他們兩個主意一致了,其他文官不敢不從。武將裡面,張國樑有勇無謀,不難擺佈。

計議已定,王有齡向徐有壬行禮已畢,略一寒暄,說道:“撫臺,學生剛從常州聽說一則大新聞,嗯……”

明清時,下級文官在上司面前,常常自稱學生,暗指自己乃上司的學生。古代官場很看重師生關係,下官自稱學生,很給上司面子。有時候,有些高階文官為了表示自謙,亦以學生自稱。

王有齡顧忌其他幕僚在場,不願讓他們與聞。

徐有壬明知王有齡的意思,卻故意說道:“哦?莫不是何桂清棄城逃跑,順便槍殺了幾十個常州士紳?”

王有齡一聽徐有壬的語氣,心感不妙。他是何桂清的親信,平時極力敷衍徐有壬,仍然不受徐有壬待見。這次何桂清暈了頭,徐有壬非要落井下石不可。

王有齡假裝不知,說道:“啊?竟有這種事?怕是謠言吧?”

徐有壬知道王有齡與何桂清關係密切,只是冷笑不語。

王有齡卻低聲說道:“學生聽說,常州守不住了,城內文官武將都……”

說到緊要處,王有齡故意打住。徐有壬見狀,把王有齡引入簽押房,屏退聽差,問道:“雪軒,你說常州的文官武將,怎麼了?”

王有齡信口胡謅,說道:“何大帥出城後,常州文官武將爭相效仿。常州士紳集議,決定獻城投降。革命軍一下常州,往南就是無錫,再往南就是蘇州了。

“張殿臣的捷勇,屢戰屢敗,士氣低落,完全靠不住。咱們指望捷勇守城,還得防備趁機他們搶劫。撫臺,事急矣,咱們可得早作打算了!”

常州方面的敗局,並不出徐有壬的意外。他嘆口氣,恨恨地說道:“何桂清擅自棄城,槍殺無辜士紳,此中罪行,罄竹難書,我非要上書嚴參他不可。”

王有齡心裡好笑,現在都什麼時候了,還想著參劾政敵。況且,江南馬上就要改朝換代了,不知徐有壬參劾何桂清,是向北京參劾,還是向南京參劾?

他並不願落井下石,說道:“撫臺,何桂清之事,日後自有公論。眼下最要緊的,是如何應付蘇州的危局。”

徐有壬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,隨即恢復了鎮定,便問道:“雪軒,你一向多謀善斷,依你高見,咱們該如何應對?”

王有齡略一沉吟,覺得事態已急,沒必要再繞彎子,便坦誠地說道:“學生以為,戰不如降,晚降不如早降。

“第一,蘇州人向來文弱,不喜兵事。闔城士紳,十之八九願降不願戰。

“第二,我們沒有可戰之兵。捷勇不中用,綠營兵更是一觸即潰,團練只能維持市面秩序,未曾臨陣。

“第三,勝敗之勢已明,革命軍必勝,官軍必敗。我們何必再作無謂之掙扎?

“第四,楊氏志在振興中華,百姓安樂。我們飽讀聖賢之書,無非是想為國為民謀求福利,歸順楊氏後還能繼續報效國家。

“……”

王有齡口才很好,說得頭頭是道。他雖讀過書,卻是個捐班出身,名節觀念不重。

徐有壬倒是頗有顧忌,老家又在北京,害怕千秋之後有人說他的閒話。

正在徐有壬沉吟之際,幫辦團練大臣馮桂芬、按察使薛煥同時來到巡撫衙門,被請入簽押房。

江南人文薈萃,人才輩出。馮桂芬與薛煥,都極富才幹,也是晚清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人物。

馮桂芬是蘇州吳縣人,道光二十年進士,是林則除的學生。當年,馮桂芬在籍守制,與曾國藩等在籍官員一起,在家鄉辦理團練。

吳縣馮氏是當地的名門望族,治學講求經世之用。歷史上,太平軍忠王李秀成攻克蘇州,馮桂芬兵敗,受李鴻章邀請成為李鴻章的幕僚,成為李鴻章手下洋務干將。

章節報錯(免登入)
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
隨機推薦: 三國縱橫之涼州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