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有壬字鈞卿,順天府宛平縣人,原籍浙江烏程。升任江蘇巡撫前,徐有壬擔任湖南布政使,與駱秉章、曾國藩、左宗棠等湘軍大佬共過事,頗受湖南“經世致用”風氣的影響。
做官以外,徐有壬還是晚清有名的數學家。其學術風格融匯古今,拓展了中國古代數學家的思想方法,引進了西方數學,被譽為晚清算學宗師。)
湘軍崛起後,湖南官員的地位也水漲船高。中樞有事,常常移信湖南巡撫,諮詢意見。巡撫以下官員,也多有重用。徐有壬得了這個便宜,又蒙何桂清的舉薦,成功升任江蘇巡撫。
不過,徐有壬是道光九年的進士,資格老於何桂清。晚清官場風氣,大臣若非資格老、威望夠,就不能隨便舉薦官員。何桂清一個科場後輩,舉薦徐有壬這個年紀大的科場前輩,行為頗為冒失。
因此,徐有壬並不認何桂清這個“薦主”,做官做事並不阿附何桂清,與何桂清多有不和。何桂清棄城逃跑,亦受到徐有壬的鄙夷。
卻說胡雪巖回到蘇州城,面稟王有齡,把何桂清槍殺常州士紳的事情也抖落出來。
站點:塔讀小說,歡迎下載
王有齡大驚失色,嘆道:“何大帥休矣!一世英名,毀於一旦!”
何桂清倚仗王有齡為“謀主”,王有齡則倚仗胡雪巖為“謀主”。
明清時,官員多有幕僚。幕僚中最紅的,意見常被採納的,被稱為“謀主”,是官員第一心腹。
胡雪巖決斷很快,當即說道:“雪公,滿清大勢已去,我們必須得為自己籌劃退路了。”
王有齡字英九,號雪軒,福建侯官今福州)人,貢生出身。他雖是官宦子弟,卻家道中落,本人又是捐班出身,早年吃過很多苦頭。
胡雪巖那時是個普通的錢莊夥計,卻慧眼識珠,料定王有齡必會發達,私自挪用五百兩白銀給王有齡,讓他進京活動。此舉為錢莊大忌,胡雪巖被錢莊辭退,一度生計無著。
王有齡得此盤纏,又得何桂清的相助,果然扶搖直上。趁著長毛兵亂,王有齡官也做得越來越大,如今已是江蘇布政使。
有這份交情在,胡雪巖與王有齡情同手足,自然無話不可談,無事不可密議。
王有齡沉思片刻,說道:“何大帥棄城逃跑,尚可挽回,槍殺常州士紳,簡直匪夷所思,朝廷絕饒不了他。朝廷若拿到了他,不殺他不足以平民憤。”
何桂清也算是王有齡的“恩主”,王有齡卻口氣嚴峻,又稱“清朝”不稱“大清”。
胡雪巖極為機靈,從中也揣摩到了王有齡態度的變化,說道:
“疆臣投降楊氏,早已不乏先例。何大帥若是堅守常州,等革命軍來了之後,弄個‘獻城投降’的把戲,還能得到楊氏的重用。
“他在常州槍殺無辜士紳,事情過於惡劣。楊氏最重視民心,就算何大帥投降了楊氏,楊氏也饒不了他。依我看,何大帥是徹底玩完了,雪公要和他劃清界線。”
王有齡思考片刻,毅然決然地說道:“官場雖然無情,卻亦要講一義字。何大帥對我有恩,我絕不會對他落井下石。”
胡雪巖不由得肅然起敬,覺得王有齡見識很高,日後就算降了革命軍,還有很多前程可以巴結。他提醒王有齡道:
“常州那件事,恐怕已經傳到徐大人耳朵裡了。何大帥既已倒臺,咱們就得好好敷衍徐大人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