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有壬與何桂清不和,王有齡既是何桂清的親信,又是徐有壬的屬僚,夾在中間亦有難處。
但巡撫並非總督的屬僚,布政使卻是巡撫的屬僚。不怕官,就怕管,王有齡經過胡雪巖的點撥,平日裡亦與徐有壬搞好關係。
何桂清靠不住了,王有齡聽從胡雪巖的勸告,立即準備面見徐有壬。
胡雪巖卻說道:“雪公,我一路想了很久,準備回杭州看看。”
胡雪巖與王有齡一樣,都不是杭州本地人,卻從小在杭州長大。兩人亦在杭州相遇,相知。
王有齡得到胡雪巖的資助,在杭州開始做官。胡雪巖是商人,得到王有齡的庇護,生意亦越做越大,涉足錢莊、絲茶、藥材、軍火等生意。
王有齡升任江蘇布政使後,胡雪巖也跟到了蘇州,把生意拓展到了蘇州,但錢莊、絲茶等主營業務仍在杭州。
胡雪巖要回杭州,理所當然。只是,他走之後,誰給王有齡拿主意?
王有齡有些心急了,勸道:“雪巖,現在兵荒馬亂的,路上都是敗兵。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的,叫我怎麼寬心。”
胡雪巖知道王有齡的心思,說道:“雪公,時局越亂,商機越多。我立志經商,你是知道的。革命軍勝券在握,江南馬上就要改朝換代。
“我現在思緒極多,非去杭州走一趟,不能理清頭緒。一是要親眼看下革命軍如何治理杭州;二是要料理下杭州的生意,防止同行作崇;三是要照顧好杭州的家眷……”
王有齡心生感傷,打斷了胡雪巖的話,說道:“我真想和你一起回杭州,辭官回鄉。現在這局勢,真是看不懂!”
胡雪巖一聽,連忙勸道:“雪公,你千萬不可辭官,更不可回杭州!你是江蘇布政使,熟悉江浙兩省的政務,就算降了革命軍,一定能夠得到革命軍的重用。
“若是現在辭官還鄉,不說徐大人心裡有想法,日後就算要降,手裡沒籌碼,也不被革命軍尊重!更何況,楊氏取代愛新覺羅氏乃是大勢所趨。
站點:塔讀小說,歡迎下載
“雪公一身經世致用的本事,就算沒了何大帥,照樣能在革命軍治下發達起來。我此番回杭州,自然要近距離觀察革命軍,等那邊的事情料理完畢,立馬返回蘇州見雪公。”
胡雪巖的生意做得很大,資金週轉亦很緊張。現在時局緊張,料想會有不少人到錢莊上兌換白銀,生絲、茶葉的價格亦會有大的變動。
王有齡在胡雪巖那裡亦有乾股,知道胡雪巖非回杭州一趟不可,只好說道:“既如此,你快去快回吧。”
胡雪巖緊接著說道:“時不宜遲,我打算今天傍晚前就走。雪公這邊,也得早作決斷。依我看,蘇州城是守不住了,戰不如降,晚降不如早降。雪公見到徐大人後,不如作此建議。”
“戰不如降,晚降不如早降。”王有齡咂摸著胡雪巖的話,心裡也有了主意。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