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張殿臣與李秀成多次交手,屢屢戰敗。李秀成非常狡猾,並不急著進攻蘇州,而是派兵掃除蘇州周圍城池,把張殿臣的捷勇包圍在了蘇州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“看情形,李秀成打算全殲捷勇。張殿臣空有一腔報國心,空有一身本事,卻已無力迴天。以我度之,張殿臣很難守得住蘇州。”
形勢很壞,超出了何桂清的意料。他頭腦極為混亂,說道:“蘇州好歹還有張殿臣,常州全都是些敗兵潰勇,秩序蕩然無存。不等革命軍進攻,亂兵自己起鬨,常州城就要丟失了。”
胡雪巖一聽這話,心知不妙,說道:“大帥,王大人叮囑我許多次,讓我一定轉告大帥,常州是兩江總督臨時駐地,也是兩江士紳的觀瞻所在,大帥決不可輕易離開常州。
“退一萬步講,江南大營潰敗,清朝氣數已盡,大帥總要為自己留條後路。一旦大帥離開常州,將失去憑依,首先士紳將生異心。
“日後,就算我們打不過革命軍,不得不降了革命軍,只要大帥在常州,就可以‘獻城投降’。這可是份厚禮,革命軍也知道這裡面的輕重,不敢小瞧大帥。”
胡雪巖話說得很委婉,也很照顧何桂清的面子。一時之間,何桂清頗有些心動。
忽然,督署衙門外面槍聲大作。何桂清臉色嚇得蒼白,還以為是革命軍打進來了,連忙差人檢視。
不久之後,親兵彙報,說是江南大營的敗兵趁亂搶劫,與團練所生了衝突。
何桂清剛剛恢復的鎮定又消失了。他變得更加六神無主,在簽押房內焦急地來回踱步,神經質般地說道:
“君子不立危牆之下。常州是座危城,敗軍靠不住了。常州守不住了,常州守不住了。得去蘇州,對,去蘇州,不能停留,立刻,馬上。”
胡雪巖為了做生意方便,捐有一個道臺的頭銜,常在官場中廝混,見過許多官員的醜態。眼下的何桂清,猶如被人參倒了的官員,已經完全喪失了理智,把一根稻草當成了救命工具。
他還想再勸勸何桂清,可何桂清毫不聽勸,重新擺起了官威,傳令準備出城。
於是,總督署內亂作一團:轎班準備轎子,親兵準備武器行裝,屬吏收拾文書印信,總督姨太太們哭哭諦諦……
胡雪巖悵然若失,有一種大廈將傾的感覺。訊息很快傳遍全城,常州士紳結隊來到督署衙門前一探究竟,生怕何桂清拋棄一城百姓。
按照慣例,滿清督撫排場極大,出入衙門都要鳴放禮炮。
何桂清要逃跑,當然不敢光明正大地從正門走,也不敢放禮炮,只得走後門離開督署衙門。
後門處同樣圍了許多士紳。他們一見總督要棄城,全都不約而同地跪了下來,齊聲說道:“大帥,請您留下來主持大局!”
何桂清面對革命軍六神無主,面對百姓卻異常窮兇極惡。他毫不顧惜民意,下令親兵驅散士紳。
士紳們生怕何桂清棄城,當然不肯起來。何桂清喪心病狂,竟然命令衛隊開槍,當地槍殺十幾名士紳。
兩江總督管轄區域大致包括現在的江蘇、上海、安徽、江西三省一市,堪稱滿清督撫中第一肥缺。
何桂清乃堂堂兩江總督,為了自己逃命,竟然作此舉動,真是十惡不赦。
此事並非小說杜撰,乃歷史上真實發生。)
站點:塔讀小說,歡迎下載
胡雪巖當場目睹慘狀,頓覺眼前一黑,對滿清喪失了希望。
之後,何桂清帶著衛隊一路逃往蘇州。到了蘇州城下,江蘇巡撫徐有壬指責何桂清丟城失地,拒不接納何桂清。何桂清如喪家之犬,又沒臉返回常州,只得逃入了上海租界。
何桂清從小就是神童,十九歲中進士,二十歲點翰林,三十二歲遷兵部右侍郎,可謂少年得意。哪知道,這個“金榜少年”,最終卻成了“棄城總督”,被永遠釘在了歷史恥辱柱上。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