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晚,楊田召集營以上軍官大會,在大會上慷慨陳詞:
“兄弟們,我們步兵師從福建出發,穿過浙江,打到了南京城下,一路戰無不勝,攻無不克。我們打敗了一切阻擋在我們面前的敵人,如今還剩最後一根硬骨頭江南大營。
“江南大營號稱是清軍精銳,有兵馬七八萬人。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,我們屢敗江南大營。就連江南大營的王牌部隊達翰爾騎兵,也被我們打得丟盔棄甲。
“年初,皇帝陛下身先士卒,帶領海軍陸戰隊和近衛師奪取南京,在此建號稱帝,建立中華帝國。陛下以身試險,以少量兵力纏住江南大營,為我們奪取浙江創造了有利條件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“現在,我們已經來到南京城腳下,與陛下近在咫尺。不過,江南大營一直盤踞在南京城外,其老巢就在滄波門、高橋門之間。
“明天,我們要再接再厲,一舉端掉江南大營老巢,給皇帝陛下送個見面禮。希望大家發揚英勇頑強、連續作戰、不怕疲勞的優良作風,向江南大營老巢發動總攻……”
其實,不用楊田做動員,革命軍官兵都卯著一口氣,要徹底消滅江南大營。
在前面的戰鬥中,江南大營徒有其表,屢戰屢敗。他們往往一觸即潰,有些清軍自知不敵,乾脆棄城逃跑,或者不戰而降。
革命軍官兵信心大漲,個個求戰心切,希望能在戰場上立功。革命軍已經建立起了完善的賞罰體系,軍政府亦出臺了配套的優待撫卹政策。
可以想象的是,革命軍打下江蘇、浙江後,必將在兩省新建兩個守備師。除此之外,帝國有必要興建海軍基地,有必要再籌建新的野戰步兵師;還將在江浙兩省建立軍政府,大力發展工商業……
機會到處都是,而那些在戰場上立下功勞的革命軍官兵,無疑將優先得到重用。
8日上午,革命軍發起總攻,直指江南大營老巢。
第一路,由楊田率領步兵一師,從雨花臺方向發起進攻。
第二路,海軍陸戰隊司令陸順德率領兩千陸軍隊員,在北門洪山、燕子磯登陸,抄襲江南大營後路。
第三路,近衛師師長陳玉成,率領一千名近衛官兵,從南城滄波門殺出,正面挑戰江南大營。近衛師一向負責保衛皇帝,輕易不參加戰鬥,這次出戰,足見革命軍的決心。
江南大營在滄波門、高橋門一帶連扎四十多營,又曾僱傭民夫,在營前挖了一條三丈寬的深壕,防守頗為緊密。
革命軍戰線拉得極長,步一師雖有兩萬五千人,來到南京前線的,算上騎兵師配屬的騎兵,僅有五千餘人。再加上海軍陸戰隊、近衛師的三千人,共得八千人馬,全部投入戰鬥。
和春亦深知這是江南大營的生死之戰,把身邊一切可用之兵都調了過來,又給部下散發軍餉,激勵清軍死戰。清軍有兩萬多人,又有壕溝、營寨等完善的防禦工事,拼命抵抗革命軍。
雙方相持了兩天。
第三天,楊烜親臨滄波門督戰,革命軍士氣大振。近衛師長陳玉成挑選了兩百名敢死隊員,在炮火掩護下發起死亡衝鋒。
兩百名敢死隊員,在清軍密集的槍炮下,死了一百多人,重傷幾十名,最終只有三十多人進入清軍營寨,與清軍短兵相接。
陳玉成亦受了輕傷,在部下護衛下,他帶傷指揮戰鬥,在清軍營寨內放火。
大火四起,這一營清軍首先崩潰。革命軍備受鼓舞,清軍膽寒,營寨接連被克。
第二日,清軍四十多個營寨相繼失守,清軍兵敗如山倒,或投降,或退往鎮江。
圍困南京數年之久的江南大營,自此土崩瓦解。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