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微風小說網”最新網址:https://wfxs.app,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
當前位置:微風小說網 > 歷史軍事 > 1850再造中華 > 第441章 進逼湖州

第441章 進逼湖州 (第1/2頁)

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
好書推薦: 怪帝邪相 抗日之奪寶奇兵 逐鹿北朝 末日大秦:帶著秦始皇吃雞簽到 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旭天紀 北宋大畫師 抗戰之最強戰兵 美利堅科技霸主 都市頂級傭兵 超級大華夏 大漢再起之無限征途 差分機時代 亂唐之最強武神 漠唐 徐知證傳 明末隱相 三國呂布之橫掃千軍 吃貨聯萌[全息] 1850再造中華

守衛杭州比楊田預想中的要容易。其原因,除了清軍戰鬥力弱、調動緩慢、畏葸避戰外,還在於兩江總督何桂清落井下石,有意阻撓江南大營增援杭州。

何桂清出身卑微,父親是個衙門裡的僕役,本人卻是個神童,十九歲就中了進士,是道光十五年這一榜中最年輕的進士。

此人雖然出身卑微,卻從小在衙門中耳濡目染,擅長鑽營,筆下功夫也非常了得。做京官時,他就常常向皇帝上條陳,議論時事,或談論軍事方略,或針砭疆臣得失,居然講得頭頭是道,很得咸豐的嘉許。

1852年,何桂清提前結束守制,出任江蘇學政。不久,太平軍攻克金陵,江蘇巡撫、布政使等官員死難。何桂清署理江蘇巡撫,正式成為封疆大吏。

他雖然年紀輕輕,卻精明果敢,精力過人。在與洋人交涉、籌劃蘇皖一體防禦太平軍、為江南大營籌餉、辦理團練等方面,何桂清都表現得可圈可點,屢受咸豐下詔嘉獎。

一時間,何桂清“意氣發舒,倚畀益重,甚負時望”。

年紀才三十九歲,何桂清卻已榮膺兩江總督兩年,官運比黃宗漢還要亨通。但何桂清頗有自知之明,知道自己只會紙上談兵,在軍事上倚重一個名叫王有齡的心腹。

這位王有齡雖是捐班出身,卻精明強幹,在軍事上頗有見解,亦能貼合江南的實際。

野史記載,何桂清的父親是王有齡父親手下的衙役。王父見年幼的何桂清聰明伶俐,便出資供他讀書。何桂清與王有齡一起長大,頗有交誼。

如今,何桂清發達了,自然要提攜王有齡。幾年功夫下來,王有齡也做到了江蘇布政使,儼然已經具備出任督撫的資望。

何桂清的如意算盤是:對羅遵殿見死不救,羅遵殿一死,他就保薦王有齡出任浙江巡撫。

本是同年進士,何桂清竟對羅遵殿下此毒手。官場之險惡,真是甚於戰場。

歷史上,何桂清總督兩江,對清軍江南、江北兩大營有調遣之權。太平軍進攻杭州時,何桂清不肯救羅遵殿,使羅遵殿城破身死,王有齡順利接任浙江巡撫。

而羅遵殿與湘軍淵源頗深,何桂清等於說是一手害死了羅遵殿。這也使何桂清成為湘軍的公敵。太平軍二破清軍江南、江北兩大營後,大舉興兵蘇浙,曾國藩拒不派兵增援。

當時,曾國藩的好友李元度因徽州兵敗,正賦閒在家,便接受王有齡的邀請,私自募兵,試圖進入浙江增援王有齡。

曾國藩對這種吃裡扒外的行為非常憤怒,上書彈劾李元度,把李元度打回原形。何桂清兵敗,逃往租界。朝廷念他是個能吏,有心為他開脫,卻終被曾國藩彈劾而死。

何桂清兵敗後,曾國藩終於如願以償,繼任兩江總督,節制四省軍務。他坐視浙江巡撫王有齡兵敗自殺,把湘軍大佬左宗棠推上了浙江巡撫的寶座。

此事之後,以彭蘊章為首的道光十五年進士開始走下坡路,湘軍集團自此樹立起無可撼動的地位。)

卻說楊田率兩千騎兵輕鬆突入杭州城,江南大營得警,自然要派兵增援。江南大營實力雄厚,統帥和春派悍將張玉良率領八千兵馬增援杭州。路過常州時,兩江總督何桂清極力挽留張玉良。

浙江不在兩江總督的治下,杭州城陷,何桂清毫無責任。他故意拖住張玉良,等待杭州城破,好置浙江巡撫羅遵殿於死地,再扶植好友王有齡升任浙江巡撫。

江蘇巡撫徐有壬駐蘇州。張玉良路過蘇州時,徐有壬也極力挽留張玉良,希望張玉良留在蘇州助防。

這樣一來,張玉良的援軍耽誤了四天時間。當清軍援軍主力到達杭州城北武林門時,只見城外山頭上都是革命軍的旗幟,樹林中人影隱沒。

張玉良起疑,不敢貿然發動進攻。此人是江南大營中的後起之秀,太平軍金田起義時,張玉良參軍。才五年時間,張玉良不斷積累戰功,如今已是滿清正二品的總兵。

歷史上,張玉良是綠營名將,在蘇南浙北與太平軍作戰,屢次打敗李秀成的部將。只有李秀成本人與張玉良對戰,才能壓制得住這個綠營名將。)

楊田的軍事才能也許並不如李秀成,但革命軍組織嚴密,裝備先進,戰鬥力強。這種組織紀律、裝備軍械方面的巨大差距,是個人才能所無法彌補的。張玉良在楊田面前,只有死路一條。

章節報錯(免登入)
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
隨機推薦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