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玉良猶豫不敢戰鬥,楊田卻趁他立足未穩,率領七百騎兵衝擊清軍。
清軍人多勢眾,擋住革命軍騎兵的衝擊。革命軍騎兵來往如風,官兵可在馬背上熟練射擊,給清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張玉良據此懷疑,革命軍有備而來,在杭州城外布有埋伏,不敢輕易攻城。他學湘軍先扎穩營盤,力求立於不敗之地,再派出斥候偵察敵情。
第二天,清軍弄清楚杭州城防空虛,試圖發動反攻。革命軍防守堅決,滿城裡的八旗兵始終龜縮不出,不敢響應援軍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!
為壯聲勢,革命軍海軍兩艘軍艦冒險從錢塘江駛入大運河,轟擊清軍營地。張玉良無力對付戰船,只得下令拔營,把營寨紮在艦炮射程以外的地方。
革命軍援軍陸陸續續抵達杭州。張玉良進退兩難,既不敢攻城,也沒有理由後退,停軍在杭州城外虛耗。
楊田倒沉得住氣,等援軍來了五千,才下定決心反攻。
真是“不動如山,其疾如風”。革命軍守城時,穩若泰山,一旦決定反攻,立馬迅疾如風,作戰節奏轉換極快。
站點:塔讀小說,歡迎下載
楊田只留下一千步兵守城,帶領剩下六千革命軍直撲張玉良的大營。
革命軍不戰而已,一戰就直取要害。清軍上下驚潰,與太平軍連戰多年,他們自詡為百戰精銳,從未預料到革命軍火力如此之強,戰鬥意志如此堅決。
張玉良親自上陣,苦苦支撐,卻也只在杭州城外堅持了兩天,就全線潰退。
以往太平軍與江南大營交戰,特別看重一城一地的得失,對於能否殲滅敵軍主力看得不重。
革命軍則不同,把殲滅敵軍主力作戰第一目標。楊田率領革命軍猛打猛追,毫不放鬆。要不是清軍四散而逃,楊田恨不得把清軍殺光俘盡。
張玉良大敗,八千個綠營精銳損失一半。他率領四千敗兵退往湖州府城,與總兵鄭魁士匯合。鄭魁士手下有四千精兵,受江南大營統帥和春派遣,前往杭州救援。
但革命軍進軍速度太快,鄭魁士剛走到長興,就聽說張玉良在杭州城外兵敗。他也不敢前往杭州送死,便退入湖州城,企圖堅守不出。
楊田重殲敵不重攻城,一路追擊張玉良的清軍。經過餘杭、德清等地,革命軍都不作停留,也不攻城,直奔湖州而去。
湖州是浙北重鎮,地處太湖之南,與安徽、江蘇交界,位置非常緊要。湖州也是一座大城,城高牆厚,易守難攻。
革命軍追擊至湖州城外後,立馬展開攻城。城外清軍不敢抵抗,剛一接觸,便逃回城內。
站點:塔讀小說,歡迎下載
部隊連日行軍數百里,為求機動性,並未攜帶重炮。官兵們風塵僕僕,個個求戰心切。
楊田沒有性子等攻城大炮,當即指揮部隊強攻湖州。他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戰將,並不一味強攻,而是讓部隊從四個方向同時攻城,以城西為主攻方向。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