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開徵鴉片稅,不妨放手去辦。至於允許民間種植鴉片,則萬萬不可。此事不必再提了。”
肅順見狀,也就只好作罷,不再提鴉片的事了。
咸豐想了想,說道:“肅六,吏部滿尚書出缺,我想讓文慶遷轉吏部尚書。至於文慶留下來的戶部尚書,你是戶部侍郎,升任尚書最是恰當不過。”
清朝的內閣六部,以吏部最尊,尚書照例都得由翰林出身的官員出任。文慶雖是滿人,卻也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,且是道光二年的進士、翰林,資望絕對夠了。
滿清以異族統治中國,在六部設定上別具匠心。明朝時,每部設一尚書、兩侍郎,並稱為“三堂官”。清朝時,每部設滿漢兩個尚書、滿漢四個侍郎。這樣一來,每部就有六個堂官,內閣官員編制膨脹許多。
肅順本為戶部左侍郎,由侍郎而遷轉為尚書,就能掌握戶部大權。戶部漢尚書是翁心存,出身於常熟大家翁氏,書讀得好,筆下功夫了得,卻是個書生,受到肅順的輕視。
滿清的財政,國庫由戶部掌管,皇家內帑由內務府掌管。肅順既任內務府大臣,又任戶部尚書,完全掌握了財政大權。咸豐嗜好聲色,索求無度,內務府缺錢,就能從戶部暗中騰挪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此中奧妙,肅順心領神會,跪拜謝恩,說道:“皇上知遇之恩,臣誓死以報。”
咸豐笑了笑,說道:“肅六,你的忠心,朕是知道的。也只有你,肯在朕面前說真話。你要好好當差,幫朕應付眼下的危局。”
肅順感動得擠出幾滴淚水,說道:
“臣自知皇恩浩蕩,總想多為皇上幹些實事,有時操之過急,難免被人誣陷,說臣攬權、跋扈。可時局艱難,官員顢頇,若不痛加整頓,如何對得住列祖列宗呢?”
肅順也屬於皇族,還出身於鐵帽子王家庭,只因是個庶子,才考了個“三等輔國將軍”的爵位。清朝下級閒散宗室需要考試,才能獲得爵位。)
咸豐嘆道:“你上的奏摺,主張削減旗人的俸祿,為前線將士籌措軍餉。朕看了好幾遍,覺得你說得很對,可朝中反對聲音太大。
“軍機幾個大佬,沒人敢幹這件得罪人的事,‘交部’討論。你覺得呢?”
所謂“交部”,是軍機處把奏摺發回內閣六部,由職能部門討論,商量處置辦法。這是一種打太極的做法,無非是想借此拖延時間,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
因為旗人的俸祿是鐵桿莊稼,生下來就有,直到死後才取消。數百萬的旗人,大多數都沒有差使,指望這份俸祿安身立命。一旦裁減旗人俸祿,斷人飯碗,必將被旗人恨之入骨。
肅順剛剛升任戶部尚書,正思報效。他知道咸豐也有難處,便慨然說道:
“皇上,臣以為軍機處交部,完全是推諉塞責。皇上試想,內閣奉軍機指示辦事。軍機沒有擔當,把事情推給內閣。臣蒙皇上信任,又是戶部堂官,理應推動此事。
“皇上,臣也是旗人。臣上這個奏摺,不是存心要跟自己人過不去。只因旗人靡費糧餉,而前線將士又缺糧少餉,大清要靠前線將士賣命。削減旗人俸祿,實有必要,臣願擔此罵名!”
咸豐頗受觸動,說道:“既如此,就照你說的辦!”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