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役有效地震懾了各地太平軍,從此之後,沒人敢輕言獨立。與此同時,楊烜派海軍戰艦在長江上來回巡遊,為林啟榮西進武昌營造聲勢。
約定集會的時間快到了。林啟榮駐軍安慶城外,各地太平軍也紛紛響應號召,前來安慶集會議事。
安慶是楊輔清部太平軍的大本營。他是太平軍平在山老兄弟,與楊秀清認作本家,結為兄弟,得封國宗。天京事變前,楊秀清大破清軍江南、江北大營,之後派親信出京,搶奪勝利果實。
楊輔清很有才幹,很得楊秀清的信任,來到安慶督師。天京事變後,因安慶離天京近,楊輔清害怕受到株連,整日惴惴不安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!
楊烜宣佈靖難後,楊輔清很快響應,企圖結交楊烜以自保。東殿大將見狀,紛紛附和楊輔清,公開宣佈支援楊烜。
事後,楊烜投桃報李,封楊輔清為陸軍上校,仍舊統率舊部,鎮守安慶。
楊烜檄令各地太平軍來安慶集會,楊輔清很是支援,親自佈置會場,勸說各地太平軍參會。
這天正是約定集會的時間。除了林啟榮外,楊烜另派南洋艦隊司令李銳駕臨安慶,宣撫前來參會的太平軍。
各地太平軍也很給面子,很多大將親自過來參會,計有:
駐軍安慶提督安徽軍務的國宗楊輔清、駐軍江西九江的東殿左三十一承宣使黃文金、駐軍孤山的東殿七十一承宣賴桂英、駐軍東西梁山的東殿五十二承宣侯淑錢、駐軍金柱關的東殿五十四承宣陳承瑚、駐軍湖北武穴的東殿工部一尚書莫思興……
有些大將不便過來,派代表過來參會,計有:
駐軍鎮江的東殿五十二承宣陳桂棠,因鎮江面對宿敵江南大營,陳桂棠不便出席集會,改派部下參會;
駐守武昌的國宗提督軍務韋俊,正在艱難抵抗湘軍的圍攻,自然無法參會,派部將古隆賢參會;
率軍在皖北作戰的?王胡以晄,和韋俊一樣陷入清軍的圍攻。他派來的代表身份特殊,是兒子胡萬勝,足見胡以晄誠心歸降;
……
眾多大將濟濟一堂,是前線太平軍難得的盛事。因為太平軍一向山頭林立,各殿彼此不服,全靠楊秀清居中調和。
如今,洪楊皆已死難。太平天國大夏已傾,各地太平軍兔死狐悲,反而聚在一起集會議事,令人不勝唏噓。
太平軍來人雖多,真正引人矚目的卻只有三個人:第一個是楊輔清,既是東道主,又是東殿代表。第二個是韋俊的代表古隆賢,實際代表了北殿。第三個是胡以晄的兒子胡萬勝,實際代表了?殿。
會場設在安慶城外、長江北岸的“接官廳”處。
接官廳又稱接官亭,是迎送來往官員、演繹官場禮儀的場所。安慶是安徽省會,地處水陸要衝,接官廳也較一般地方氣派,雖已遭到戰火的摧殘,仍不失省會接官廳的氣派。
為壯聲勢,革命軍調來四艘蒸汽戰艦,在長江上操練戰法。最大的一艘戰艦排水量兩千多噸,停泊在距離接官廳不遠的地方。
前來參會的太平軍大將見此鉅艦,無不瞠目結舌,驚?不已。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