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不過,楊烜與前線將士的分歧在於:楊烜要放手讓太平軍飄一會兒,抽空先奪下臺灣;前線將士則亟亟於眼前利益,恨不得立馬進攻浙江。
人多口雜,楊烜不便向眾人詳細解釋。好在陳虹、石達開、楊國楨等人心智過人,意會到此,也就會心一笑,不再多嘴。
楊烜繼續說道:“石達開,你這次擔任福建軍政委員會主任,從此便是封疆大吏。你的一言一行,福建軍民都看在眼裡,更不能輕易離開省會,廁身戰場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“步兵第四師是你一手帶出來的,你既已省委主任,就不便再兼任第四師師長。你主政福建,得著手籌建福建守備師了。”
這話說得委婉,石達開聰明絕頂,一聽便能領會其中的深意。
石達開擅長民政,不擅長軍事,擅長練兵,卻不擅長打仗。因此,楊烜讓他擔任福建軍政委員會的主任,不再掌管步兵第四師。
這是一種“明升暗降”。野戰步兵師師長,論地位低於省委主任。但現在是戰時,步兵師易於在戰場上建功,日後的發展潛力高於省委主任。
好在石達開深明大義,願意接受這種安排。省委主任手下還有一個守備師,照樣可以在軍事上建功立業。
本小。說首發站>點&~為:塔讀小說app
石達開坦誠地說道:“大王放心,我石達開決不是貪戀兵權之人。等李秀成來了福州,我就把第四師交給他,決不有任何掣肘。”
近衛師師長李秀成也是廣西人,將接替石達開擔任第四師師長。第四師官兵大部分都是廣西人,李秀成又是楊烜的親信,是師長的合適人選。
楊烜很高興,說道:“我們革命軍之所以無往不勝,就在於上下齊心,令行禁止。石達開,你給全軍樹了個好榜樣。
“不過,做省委主任不比做步兵師長,權責更重,事務更繁。我有一句心得告訴你,‘辦大事者,以多選替手為第一要義’。你若能領悟這句話,就有封侯之資。”
石達開反覆琢磨著這句話,一時不能理解其中的精義。
楊烜耐心解釋道:“國人常說,辦大事要事權統一,方能收功。事權統一容易,要想幹好大事卻很難。因為各人的才具有限,並非面面俱到,更不能事必躬親。
“所以,就要有替手。我做越王,軍事上,有總參謀長馮可欽司其責。政府內,有政務卿陸雨晨主持大局。所以,我雖遠在福州,而越國軍政事務照樣運轉自如。
“所以,做大事者,不必事必躬親,亦不必攬權逞能,而要多尋替手。替手越多,做事越遊刃有餘。”
石達開恍然大悟,再三向楊烜言謝。
楊烜又諄諄教誨地說道:“你做省委主任,軍政一把抓,辦事要有條理,分清主次。眼下,就有幾件事,需要你格外留心。
原文來自於塔&讀小說~&
“第一,自然是籌建福建守備師。有了守備師,手下有兵,辦事就有了底氣。好在你做過步兵師長,可以從第四師裡抽調骨幹,甚至可以直接抽調一個團,在此基礎上籌建守備師。
“第二,就是要統戰閩西山區的清軍,爭取他們的投降,此事不必強求。時局的轉機,就在一個勢字。眼下我軍之勢強,但尚未強到讓清軍心甘情願投降的地步。
“所以,暫時不必強求清軍投降。只要他們不過來反攻,我們就可以暫時放任他們佔領閩西。
“第三,現在是戰時,省委主任要全力支援軍事。福建的軍事,任務同樣繁重。譬如,要支援進佔臺灣,要籌建馬尾軍港,要籌劃北伐浙江。
“有些很急,有些可緩,你心裡要有一本帳,提前預有籌劃。”
石達開擔任福建軍政委員會主任,本來胸有成竹。聽過楊烜一番教誨,不禁獲益匪淺,方知自己還有很大的差距。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