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點:塔讀小說,歡迎下載
肅順的跋扈,是這兩年才有的事。他主張重用漢人,舉薦了曾國藩、胡林翼、江忠源等一批湘軍大佬,使太平軍在兩湖戰場上接連失利。
湘軍有功,肅順臉上也很光榮,咸豐對他信任更專,超擢他為御前大臣。清史有言,“御前大臣,體制最尊,國語謂之‘戈什昂邦’。非王公負重望者,罕能任此”。
肅順雖然跋扈,卻“極喜延攬人才,邸中客常滿”,尤其重視漢族人才。郭嵩燾、王闓運、高心夔、吳汝綸等漢族名士,也都進入肅順的幕府,使他的聲望更加提高。
為了籌措軍費,肅順甚至說動咸豐,扣減各地督撫大員、京營八旗的餉糧。此事鬧得沸沸揚揚,咸豐卻最終批准了肅順的建議。
所以,後人常有評論,說肅順是清朝實際地位最接近宰相的大臣。
瑞麟官運再好,也不是肅順的對手。而肅順最看不起的,就是瑞麟這種起居豪奢、庸碌無能的滿族大員。
徐師爺聽瑞麟的語氣,便猜知瑞麟走不通肅順的門路,便試探著問道:“大帥的意思是,大帥不能進京陛見,是因為肅順從中作梗?”
瑞麟是旗下大爺,敢稱呼肅順為肅六。徐師爺還不敢如此放肆,故對肅順直呼其名。
瑞麟想了想,說道:“前面咱們採辦了不少珍寶,託太監送給了蘭貴人。蘭貴人正在咸豐面前得寵,有她吉言,咸豐無不聽從。
“如今事情黃了,還捱了個‘降三級留任’的處分。除了肅順,誰還會如此狠心?我倒不恨這個,恨的是他收錢不辦事,還讓我難堪。”
站點:塔讀小說,歡迎下載
一向都是春風拂面,從不願輕易動氣的瑞麟,此刻卻對肅順恨得咬牙切齒。
徐師爺不知該怎麼安慰他,只好說道:“肅順行事乖戾,朝中樹敵甚多,飛揚跋扈,日後恐怕難以善終。大帥與他保持距離,不失為明哲保身之道。”
這話照顧了瑞麟的面子,讓他氣消了不少。他思索片刻,嘆道:“國家本就內憂外患,現在又是後宮干政,又是權臣擅權,親王不振,皇上身體羸弱,真不是個好兆頭!”
瑞麟所說,每一條都有實證,並非捕風捉影。
“後宮干政”,指的是蘭貴人。蘭貴人精明幹練,見識非凡,咸豐常常讓她代批奏摺。
“權臣擅權”,自然指的是肅順。肅順與胞兄端華、和碩怡親王載垣等滿人,包括匡源、杜翰等漢人,結成死黨,把持朝政。
載垣是鐵帽子王,杜翰是帝師杜受田的兒子。肅順的勢力,就連首席軍機大臣祁寯藻、軍機大臣彭蘊章都對其忌憚三分。
“親王不振”,指的是恭親王奕?。恭王與咸豐並非一母,卻由皇太后一起養大。但他們年輕時爭奪帝位,彼此猜忌。去年,咸豐感慨時局艱難,特旨讓恭王進入軍機。
恭王極富才幹,在軍機大臣任上屢有創議,很得人心。咸豐疑心四起,藉口他禮儀不周,把他逐出了軍機。
“皇上身體羸弱”,指的是咸豐沉溺酒色,身體每況愈下。他大婚數年,至今沒有子嗣,鴉片癮也逐漸嚴重。為了掩人耳目,咸豐甚至為鴉片取了個好聽的名字:“福壽膏”。
原文&來~自於塔讀小~說app,&~更多.免費好書請下載塔~讀小說app。
這種種跡象,說嚴重一點,就是亡國之兆了。
聯想起國家內憂外患,長毛肆虐江南,革命軍縱橫嶺南,瑞麟的心情更加沉重。
第二件事,則是關於閩浙的軍事。
廷寄中明言,浙江有巡撫黃宗漢主持大局,政局相對穩定,團練也辦得有聲有色。倒是福建這邊,局勢頗不穩定。紅錢會林萬青起義剛剛消沉下來,廣東的革命軍又在虎視眈眈。
最近,有言官上奏朝廷,說美國兵艦靠泊福建臺灣府,有夷兵上岸測量地形,為何福建方面沒有奏報?為此,廷寄要求瑞麟派員前往臺灣調查,不得敷衍隱瞞。
又有言官上書,說革命軍正在積極備戰,隨時可能謀劃福建。福建形勢到底如何,瑞麟作何打算,軍事上有何部署,著令瑞麟據實回奏。
不久前,福建發生了紅錢會林萬青、小刀會黃德美率領的會黨起義,聲勢頗為浩大,不同於一般民變。瑞麟認為這是心腹之患,集中兵馬圍剿兩股起義軍。
如今,兩股起義軍都已趨入低潮,在官軍打擊下潰不成軍,已經喪失了所有城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