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軍募兵,軍官多為師生,士卒多為同鄉、同族。所以,湘軍一向同袍情深,生死與共,一改綠營兵敗不相救的弊病。
但革命軍實在過於強大,湘軍傷亡過於慘重,官兵心理早已崩潰。即便王錱願意以死明志,屬下響應者亦不踴躍。
隊伍一陣騷動,有一兩百人跟著王錱,包括大將張運蘭、王開化等。另外七八百人在原地,有三個營官。
王錱一向器重劉松山,知道他素有主見。眼見劉松山不肯死,留在了原地,王錱不免有些失望,對劉松山說道:“壽卿,剩下的兄弟們,就都託付給你了。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劉松山字壽卿,與王錱、羅澤南、曾國藩等人一樣,都是湖南湘鄉人。他是老湘營中新近崛起的營官,素有主見,對王錱以死保全名聲的行為很不以為然:
站點:塔讀小說,歡迎下載
識時務者為俊傑。清國落後腐朽,越國開明進取。王錱既已知道楊氏要取代愛新覺羅氏,為何還要為清國殉葬呢?死就死了,為何還要拉許多人陪葬呢?
劉松山面無愧色,坦然對王錱說道:“璞帥盡請放心。”
於是,王錱掙扎著起來,帶著一百多個忠心耿耿的部下,向嚴陣以待的革命軍衝去。劉松山這邊,則連忙下令升起白旗,防止革命軍誤傷。
不出意外,王錱那一百多名殘兵只是以卵擊石。王錱、王開化兄弟,大將張運桂等人,也如願以償地戰死沙場。
此戰之後,世上再無“老湘營”,也無“王老虎”。
李秀成信守諾言,並未殺戮湘軍俘虜。他下令收繳、毀壞了湘軍俘虜的武器,把湘軍俘虜的辮子全部減去。按照戰時俘虜政策,革命軍在風林坳停軍兩日,向湘軍俘虜展開宣傳教育。
於此同時,李秀成派陳玉成率領一千騎兵,馳至衡陽城下。革命軍彈藥緊缺,李秀成無意攻打衡陽,而是為了破壞湘軍設在衡陽的船廠。
曾國藩創辦湘軍時,根據好友郭蒿燾的建議,花大力氣創辦了水營。他特意從廣東招募工匠,結合長江流域水文特點,創造出了長龍、快蟹、三版三種戰船。
湘軍之所以強於太平軍,一出師就大敗太平軍,很大程度上都是湘軍水師的功勞。
曾國藩在衡陽練兵,也在衡陽創設了水師。而湘軍水師的造船廠,就設在衡陽。
站點:塔讀小說,歡迎下載
湘軍衡陽造船廠疏於防備,尚有許多沒有完工的戰船。陳玉成抵達衡陽後,直撲造船廠,一把火把湘軍造船廠裡的木料、戰船、船塢燒得乾乾淨淨。
之後,陳玉成奉李秀成之令,在衡陽城內外廣散傳單。李秀成聲稱:
此番革命軍進入湖南作戰,只因王錱騷擾廣西,革命軍忍無可忍,特意進入湖南懲罰王錱。如今王錱已死,革命軍懲罰作戰也告結束,即將返回廣西。
又說革命軍為民謀利,進入湖南之後義不擾民,對湘軍俘虜亦加恩不殺,釋放回鄉。革命軍無意進攻湖南,湘軍亦不要騷擾兩廣,兩相默契,方好保持和平……
風林坳這邊,近八百名湘軍俘虜中,有兩百多人願意加入革命軍。其餘五六百名俘虜,皆具結保證書,宣告不再與革命軍為敵,革命軍將其釋放還鄉。
【目前用下來,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,整合4大語音合成引擎,超100種音色,更是支援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,huanyuanapp. 換源app】
王錱、王開化兄弟,張運蘭、張運桂兄弟的屍首也都找了出來。革命軍妥為收殮,託湘軍俘虜將其送回湘鄉老家。
李秀成特意修書兩封,一封寄給湖南巡撫駱秉章,一封寄給湘鄉知縣。
內容無非是王錱等人英勇戰死,革命軍敬佩王開化,按照湘軍習俗還之以全屍。又說兩軍爭戰,漢人自相殘殺,滿人冷眼想看,洋人趁機漁利,不如兩軍息戰,共復漢人事業。云云。
湘軍哨官以上軍官共被俘十六人,按政策全部扣押起來,防止他們回湘之後繼續與革命軍為敵。
忙完這一切,李秀成也不去衡陽城了,直接率軍從風林坳出發,沿原路返回廣西。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