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壁日本在明治維新時,一開始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。但他們反應很快,乾脆把官辦的軍工廠私有化,扶植財閥,闖出了一條工業化的路子。
日本的工業化同樣存在極為嚴重的社會問題。財閥控制經濟,社會貧富差距加大,底層百姓在貧困線上掙扎。就連日本引以為傲的皇軍,下級官兵都窮得無法養家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為了維持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,日本只剩一條路可走:對外擴張,軍事冒險。此舉更把日本百姓帶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。
在儒家文化倫理下,一旦商人控制國家經濟,就會形成財閥,對政治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形成極為惡劣的影響。
楊烜的思路是,由國家強力干預經濟,但並不直接控制經濟。在表現形式上,經濟仍是以私營為主,卻受到國家政策的強烈影響。
譬如怡和公司,便由伍崇曜家族控股,算是一傢俬有公司。怡和公司與英商怡和洋行合併後,又增加了外資股份,私有化色彩更濃。
怡和公司這兩年來發展迅猛,有兩大關鍵因素:
一是接收了廣西新寧公司的技術轉讓,而廣西新寧公司是由軍政府控股的企業。作為交換,新寧公司獲得了怡和公司的股份,並在怡和公司董事會中佔有一席之地。
二是怡和公司在改制過程中,得到了軍政府的注資。軍政府的注資額度不大,卻能在土地、政策、客戶等方面給怡和公司帶來便利,也獲得了董事會席位。
因而,軍政府在怡和公司董事會里有兩個席位,雖不至於控制董事會,卻能起到監督、指導、促進的作用。
軍政府對於經濟發展的思路,主要就體現在這六個字:監督、指導、促進。
怡和公司仍以伍氏家族為主,卻吸收了外資、政府投資,既能獲得外資的客戶和銷售網路,又能得到軍政府的政策指導。
這次軍政府牽頭,為怡和公司帶來四十多萬白銀的訂單,也至少帶來三十萬兩白銀的利潤。
但楊烜並不關心這些,反而對降低槍炮成本、改善企業經營水平非常關心,便問伍崇曜道:
“聽說廣州洋行出售的洋槍售價在14法幣至20法幣不等。現在1852式步槍的成本多少,能與洋槍競爭嗎?還能繼續往下降嗎?”
接連三個提問,楊烜的關切之情溢於言表。伍崇曜不敢怠慢,說道:
“現在我司生產的1852式步槍,其出廠價格在20法幣左右。我們對外出售的1852式步槍為外貿版本,效能有所閹割,價格仍高於洋槍,但其射程、射速、精度、威力都優於洋槍,很有競爭力。
“降低成本的關鍵在於提高產量。只要產量提高了,成本就能拉低。前期我們採購了機器生產線,擴建了廠房,組織了工廠培訓班,投資很大。後面,等產量提高了,銷路開啟了,價格就會降下來。”
以購買力講,廣州市新入職的公務員,其月薪為五元法幣,約合3.5兩白銀。這在廣州屬於中等偏上的水平。
站點:塔讀小說,歡迎下載
一支1852式步槍的價格,將近科員工資的四倍。這在楊烜看來,顯然是過高了。
不過,聯想到晚清江南製造總局生產步槍成本價高近百兩銀子,楊烜還是釋懷不少,說道:
“這次事出倉促,我們直接把這筆訂單指派給了怡和公司。以後,還是要鼓勵自由競爭,怡和公司要與新寧公司、外國洋行同臺競技。你們必須繼續降低成本,繼續提高槍支效能。
“下一步,革命軍採購軍火,將不再指定工廠,可自主從怡和公司、新寧公司、外國洋行中採購。怡和公司是軍政府重點扶持的企業,你們要不辱使命,爭取走在全國前列。”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