塔讀
中午,楊烜便在近衛師招待李壽春一行。
由於達成了軍購協議,買到了心儀的武器,韋志先十分高興。李壽春也有意討好楊烜,在飯桌上敬了好幾杯酒。
太平天國厲行禁酒,源於洪秀全的規定。但自從定都天京後,洪秀全深居天王府,不問政事,太平天國禁酒也成了一紙空文。
楊烜見李壽春殷勤敬酒,便知他有求於己。果不其然,就在宴席上,李壽春提到了此行的真正目的。
他斟滿一杯酒,一口喝下,說道:“越王殿下,您親自參加午宴,與我們同桌而座,令小人深感三生有幸。”
【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,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,這裡下載 huanyuanapp. 換源app, 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。】
越王與屬下同桌吃飯,在越國官場本是常見的事。但太平天國等級特嚴,別說是東王、天王,就是李壽春、韋志先,也極少與屬下一起吃飯。
楊烜只是笑道:“你二位是天國的貴客,一個是北王的弟弟,一個是東王信任的屬官,不遠千里出使廣州。本王出面招待,也是理所應當。”
幾杯酒下肚,李壽春鼓足勇氣,說道:“越王殿下,小人離京前,東王曾一再交待,請越王出兵北上。我們兩軍聯手,必可打敗清妖,盡取湖南、湖北、江西等省。
“聽東王講,越王與東王本就有過約定。不久前,天軍在湖南戰場受挫,曾妖頭編練的湘勇著實十分厲害。東王十分警惕,認為我們應當整軍再戰,趁湘勇沒有壯大,將其扼殺於萌芽狀態。
“若越國能夠派兵北上,與我軍南北夾攻,對付湘勇則更有把握。”
塔讀
湘軍不同於八旗、綠營,戰鬥力相當強悍,令楊秀清頗為警醒。另外,當年太平軍金田起義後,一路轉戰數千裡。路過湖南時,湖南兵的驍勇善戰、堅忍不拔,也給楊秀清、李壽春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。
楊烜本來也有意打擊湘軍,趁湘軍羽翼未豐,徹底消滅湘軍。但他最近在戰略判斷上有了重大變化,更傾向於東征閩、浙。因為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在即,洋人自顧不暇,正是越國經略東南的大好時機。
他略一思索,說道:“水無常形,兵無常勢。本王以前也主張出兵北上,與太平軍會師,合力謀取長江上游。但如今,本王卻以為,我們與其爭奪湘、鄂、贛,不如經略蘇、浙。原因有三。
“第一,清妖江南、江北兩大營盤踞長江下游,直接威脅天京,實乃天國的心腹大患。東王置清妖兩大營於不顧,把重兵佈置在西征戰場上,容易被清妖抄襲後路。
“第二,我軍要想北上,就得翻越五嶺。越城嶺、大瘐嶺皆為天險,輜重運輸不易,出兵北上著實有難以克服之困難。”
“第三,貴軍在西征戰場上,以北殿、燕殿、?殿兵馬為主。此三殿兵馬攻城略地,頗為得意。反觀東殿部隊,則蜷縮在天京、揚州、鎮江等孤城,難有作為。為平衡各殿計,理應發動東征,搶略地盤,調劑東殿……”
第三條原因,令李壽春頗為震動。楊秀清在太平天國氣焰熏天,總攬天國軍政大權。但東殿的實力,這兩年不但沒有增長,反而大有削弱之勢。
當初楊秀清執意發動北伐,朝臣多有反對者。楊秀清只得派自己的親信大將林鳳祥、李開芳,率領兩萬東殿精銳北伐。
北伐軍敗象頻現,楊秀清派燕王秦日綱、大將許宗揚等人率軍北上支援。但他們都陽奉陰違,帶兵走到一半就返回安徽。楊秀清亦無可奈何,只得拿許宗揚撒氣,把他關入了大獄。
由於樹敵太多,楊秀清只得把東殿部隊安排在天京內外保護東王府。餘下的東殿部隊,則被分派駐守沿江戰略要地,如揚州、鎮江、九江、湖口等城,根本就抽不出多餘的兵力。
因此,太平軍發動西征時,楊秀清無兵可用,只能把北殿、燕殿、?殿部隊派往西征戰場。北殿實力最強,在湖南、湖北表現靚眼,早已引起楊秀清的猜忌。李壽春久在東王府理事,對此一清二楚。
楊烜的話,正好說中了李壽春的心事。韋志先亦聽出了楊烜的言外之意,說道:
“老將曾水源昇天後,湖南戰局已經糜爛,天軍完全退出了湖南。北殿部隊在湖北,處境亦是相當艱難。若越王肯出兵相助,於大局大有裨益。”
楊烜根本就不理會他,繼續說道:“掃北軍全軍覆沒,清妖將騰出手來,進一步圍攻天京。天京乃天國之都,臥榻之旁,豈容他人酣睡?不除去清妖江南、江北兩大營,天京又何以為天京?
“依我看,西征不如東征。於其打湘勇這種團練武裝,不如集中天軍精銳,徹底殲滅江南、江北兩大營,打破清妖對天京的包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