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烜第一次來廣州市諮議局,覺得廣州諮議局的辦公場所還算氣派。在此之前,他去過廣東省諮議局,省諮議局有一百多個議員,開會時顯得頗為擁擠。
滿清以禮治國,處處都有等級制度。不管是王公貴族,還是升斗小民,建築的規格、大小都有著嚴格的規定。
立國之初,清朝在維護綱紀上面不遺餘力,屢屢興起大獄。文人墨客屢受“文字獄”牽累,商人更不敢逾越綱紀,絕對不敢建造出格的建築。
廣州市諮議局,以伍崇曜家族一處宅子為辦公場所。為了容納五十多個議員,特地打通了兩間屋子,加裝了桌椅,充作“議政廳”。伍家富足,議政廳也顯得有模有樣。
楊烜進入議政廳,到主席臺上,和伍崇曜並排落座。議員們已經到齊,落座整齊。主席臺上通常設兩個座位,一個給議長,另一個給需要發言的議員。
就這一個小小的動作,議員們已經習以為常,麥蓮卻頗感震撼。與太平天國、清國打交道時,他們過於重視禮儀,視麥蓮為藩屬臣子,要求麥蓮行跪拜大禮,令麥蓮煩不勝煩。
在上海,他親眼見到上海道臺的威風。道臺出行時,衙役會提前“淨街”。平民見到上海道臺,都要避讓或者下跪。衙門大堂裡有一個上海道臺的專座,高踞於上,唯我獨尊。
一個正四品的上海道臺尚且如此,咸豐皇帝的捧場就可想而知了。
麥蓮知道,皇帝唯我獨尊,決不可能與他人並坐在一起。楊烜做越王,卻與伍崇曜並排而坐。這看似是件小事,卻有著非同小可的意義。
伍崇曜作為廣州市諮議局的局長,首先向楊烜介紹了諮議局當前的工作重點、下步的努力方向:
一、指導廣州市下屬的南海、番禺、三水、花縣、香山、新安等縣成立縣級諮議局。市諮議局將帶頭示範,為各縣諮議局樹好榜樣,規範縣諮政局的組織、架構、工作、選舉、換屆等。
各級諮議局之間保持相對獨立,不受上級諮議局、同級軍政府的干預。其關係類似於各級法院,彼此不構成上下級領導關係。
二、大力支援軍政府的工作。
諮議局將以最大誠意,盡最大努力支援軍政府的各項工作。就當前而言,市諮政局將在推廣教育、推進重點工程、促進工商業發展方面用力。
為此,諮議局已經成立若干個小組,分別負責推廣教育、電報網、廣三鐵路、推廣法幣等重點工作。
三、團結社會各階層,凝聚社會共識,集聚發展力量。
諮議局中的議員覆蓋了社會各個階層,包括縉紳、軍人、企業主、商人、工人、農民……甚至還有洋人、舊式官僚、婦女。
同理,為了平衡地區利益,每個下轄縣都有議員代表,可為本縣利益發聲。
伍崇曜雖是楊烜的岳父,發言的姿態很低,楊烜感到十分滿意。設立諮議局的初衷,本就是為了集思廣益,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,間接支援軍政府。
受議員們邀請,楊烜做了個簡短的講話:“諸位,剛才議長的發言很好,我聽了之後很受啟發。廣州市諮政局成立時間不長,進入狀態很快。各位議員精神抖擻,展現了良好的精神面貌。
“我們華夏向來沒有集會議事的傳統,諮議局打破了這個傳統。廣州市乃越國之首都,也是嶺南之明珠。廣州市諮議局應當襄助政府,把廣州建設得更加美好。
“下一步,我們還將賦予諮議局更多的職能,賦予諸位更多的權力,使諸位能夠更好的履職盡責。
“第一,我們將賦予諮議局議員‘風聞奏事’的特權。今後大家可以像都察院御史那樣糾彈官員,指摘政府不足,促進軍政府的良性發展。
“第二,我們將賦予諮議局制訂地方法規的權力。在不違反上位法的前提下,地方諮議局可以根據本地特色,細化完善法律,制訂適合自身的地方性法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