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象越來越近,那龐大的身軀、淒厲的嘶鳴、排山倒海的氣勢,令一向勇猛無畏的王玉寶連長,也生出了一絲寒意。
他回頭看了下大部隊,那邊似乎並沒有派出援軍。團長馮子材說過,部隊初入敵境,情況不熟,尖刀連遇到越軍後,不必與之死戰,可邊戰邊退,為大部隊爭取到反應時間即可。
雖然團長有言在先,王玉寶仍然心有不甘,決心與越軍的象兵纏鬥一番。這可是東路軍進入越南之後的第一仗,可不能搞砸了,壞了部隊計程車氣。
況且,戰象來勢洶洶,尖刀連必須拖住他們,為團長佈置防禦贏得時間。
王玉寶思考已定,待戰象進入射程,大吼一聲:“一班,開火!”
一班最為精銳,裝備有八支德萊賽步槍。八發子彈射到戰象身上,越軍的戰象竟然毫髮無損,繼續向前衝鋒。
王玉寶做土司兵時,曾經為土司捕捉過野象。野象是群體性動物,通常生活在一起。土司兵習慣使用火槍驚擾象群,再拿落單的野象下手。
廣西、雲南一帶的野象,一見到火把,一聽到槍聲,往往嚇得四處驚散。
但實際上,大象皮糙肉厚,普通子彈根本傷不了它。越軍的戰象經過嚴格訓練,不怕火光和槍聲。儘管有大象已經中彈,卻依然向前蠻衝。
二班的火槍以洋槍為主,三班的火槍以自造的土槍為主,更傷不了戰象。
王玉寶見狀,命道:“火槍手瞄準戰象上的象兵射擊。二排、三排準備,準備大刀,專砍大象的鼻子。”
象兵騎在大象上居高臨下,又有盾牌防護,六連火槍手很難傷到他們。而以大刀砍大象的鼻子,更是異常兇險,弄不好就要被戰象踩成肉餅。
幸而王玉寶一向身先士卒,在連隊有著很高的威信。而六連作為尖刀連,是精銳中的精銳,連長挺身在前,士兵自無後退的道理。
眼見火槍傷不到戰象,也傷不到象兵,王玉寶大喝一聲:“火槍排停止射擊,往左右山上撤,搶佔至高點。沒我的命令,不準後撤!二排、三排準備大刀、藤牌,迎戰象兵!”
王玉寶出身於土司兵,尖刀六連同樣有很多土司兵。當年步兵二師還是步兵二團,在東征前發動西征,征服鎮安府、泗城府、思恩府等土司故地,收降了許多土司兵。
這些土司兵吃苦耐勞,翻山涉水而不累,英勇善戰,慨然赴死而不怕。
原文來自於塔&讀小說~&
眼前戰象襲來,大家都屏住了呼吸,按照《步兵戰術》,成防守隊形,三五人一組,準備迎戰象兵。
還有三四十米遠時,越軍象兵發起攻擊,從象背上拋擲長矛。這種長矛皆用竹子削成,輕便、尖銳。在飛奔的戰象的助力下,長矛也顯得格外凌厲,呼嘯而至。
立馬就有士兵避讓不及,被長矛刺穿身體,當場斃命。
兩軍尚未接戰,同袍先死。王玉寶恨得牙癢癢,把心一橫,喝道:“他孃的,欺負到我們六連頭上了。都有,跟我上,注意防備長矛!”
說罷,王玉寶帶頭向象兵衝去。此舉大出越軍意料,越軍使用戰象打仗,敵軍一般只能被動接仗,能穩住陣腳就不錯了,鮮有敵軍敢主動向前迎擊的。
這樣一跑,反而使越軍象兵亂了陣腳。象兵停了下來,改用勾撓和尖刀六連周旋。
越南的象兵仍用冷兵器做武器,遠戰則拋長矛,近戰而用勾撓。這種勾撓很長,象兵用它勾住敵軍,創傷敵軍。然後,訓練有素的戰象配合緊密,用腳踩踏敵軍。
只有那些最馴服的戰象,最精銳的象兵,才會把火炮馱上象背,在象背上開炮。所幸這批象兵只是發動試探性進攻的,並沒有這種“大炮象兵”。
在戰象面前,精銳的土司兵也不是對手。六連損失了十幾個兄弟,卻只砍傷了兩頭戰象。
象兵也發現了蹊蹺,發覺六連並非敵軍主力。為首的越軍小將發出命令,讓象兵放棄與六連的戰鬥,打頭向敵軍主力發起衝鋒。而六連,則交給象兵背後的越軍步兵。
越軍步兵黑壓壓的,足有上千號人,六連絕非對手。
好漢不吃眼前虧,王玉寶一聲淒厲的唿哨,示意大家撤退。不過,他恥於後撤,也知道人跑不過大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