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越南,無疑是中南半島最強的國家,甚至也是東南亞地區最強的國家。只要革命軍控制了越南,就能以此為跳板,控制整個中南半島,影響整個東南亞的局勢。
法國人也是這麼想的。歷史上,法國對殖民越南最為積極,亦在越南建起了有效的殖民統治。
塔讀小說,無廣>告線上免。費閱&讀!
現在,俄國人正在克里米亞鬧事,意圖奪佔奧斯曼土耳其的國土。此舉挑戰歐洲秩序,受到英法奧等西歐強國的抗議。法國人的戰略關注點在克里米亞地區。不然,他們早就要派軍隊討伐越南了。
進入1853年,徵越軍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。大致上,徵越軍準備兵分三路攻擊越南,與歷史上的徵越路線基本一致: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!
東路為主力,以步兵第二師為主,約兩萬人,從廣西進入越南。這一帶地形複雜,多為崇山峻嶺,關隘重重。但此地靠近北圻中心河內城,對越南威脅最大。
中越邊境的鎮南關、水口關、平而關等重要關隘,都掌握在廣西守備師手裡。步兵第二師可以隨時透過關隘,向北越發起攻擊。
由鎮南關到諒山,由平而關到高平,雖然道路崎嶇,卻只有短短几十里路。而高平、諒山,皆為越北重鎮。
特別是諒山,從諒山往南就是紅河平原,一馬平川,可以長驅直入,直抵河內。
這一路,也將是越軍的防禦重點。雙方將在這個方向發生激戰。
西路,以廣西守備師兩千人為主,從雲南方向進入越北。
歷來華夏對越南用兵,皆走廣西、雲南兩個方向,以廣西為主力,越南為偏師。
相比於廣西,雲南距離越南北圻中心河內城較遠,雲南、越南交界的地區也比較偏僻。故從雲南進入越南,需要繞路走,對敵威脅不大,多為偏師。
從雲南進入越南,有個很大的好處,有河可以通行,即為紅河。
紅河,中國稱之為元江,發源於雲南大理,流經雲南、越南,在越南形成紅河平原、紅河三角洲,最終在河內入海。
而紅河三角洲,是越南文明的發源地,也是越南人口稠密、經濟發達的地區。
雲南開化府河口縣,地處中越邊境,位於紅河、岔河交界處。沿河口縣順紅河東下,不出十里,便是越南老街,地勢緊要。一旦西路軍攻佔老街,就能沿紅河東進。
西路軍人數不多,只有兩千人,卻是一支奇兵,選的都是精銳。一旦出奇制勝,就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這兩千人需要長途跋涉,深入雲南開化府尋覓船隻。所幸雲南正爆發著回民起義,而中越邊境的開化府,又住著很多苗人、瑤人。軍政府主張平等,對這些少數民族很有號召力。
海路,也是此次徵越的重要方向。
越南南北狹小,東部沿海,海岸線漫長,北圻中心河內,中圻中心順化,南圻中心西貢,皆位於河流入海口。
欲征服越南,必要倚重海軍,從海路發動進攻。
海路方向由南洋艦隊、海軍陸戰隊組成,先在廉州府合浦港集結,然後沿近海直逼河內。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