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微風小說網”最新網址:https://wfxs.app,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
當前位置:微風小說網 > 歷史軍事 > 1850再造中華 > 第297章 炮艇

第297章 炮艇 (第1/2頁)

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
好書推薦: 敵國小白臉 殘唐局 水滸萬金侯 較量無聲 星際浮雕師 大唐潛龍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從西漢開始擺爛 大清宮裡的小人物 暗戰 爆笑艦炮手 西晉二當家 亂世才子 大明:我,開國王爺,帶頭反對分封制 美利堅獵魔紀 故宋帆影 曹魏天子 我是特種兵之狼兵 隋末之群英逐鹿

<榴彈炮精準度很高,幾乎指哪打哪。

楊烜對此並不意外,炮管內部刻有膛線,炮彈為錐形金屬定裝彈,與炮管契合嚴密。再加上無煙火藥,炮彈想打不準都難。<主炮,配在排水量五十噸的鐵甲艦上,就有小馬拉大車的感覺。尤其是,鐵甲密度比木頭重,使得船體顯得更小。剛才主炮發炮時,船身晃動感還是比較明顯的。

現在登船的人較多,增加了船身重量;目標又近,炮彈炮筒裝藥量低。兩個因素疊加,有助於提高船身穩定性,減輕火炮後座力。

那麼,風浪大時怎麼辦?水流急時怎麼辦?目標遠時怎麼辦?

楊烜並不滿意,下令鐵甲艦開足馬力,調整航向,主炮轉至最左射界,炮彈採用最大裝藥量。

這樣一來,火炮速度最快,主炮射向最偏,炮彈射程最遠,後座力最大。如果船體搖動不嚴重,則證明船炮設計沒有問題。

一刻鐘後,鐵甲艦加速至最大速度。不久後,主炮發出怒吼。船身晃動幅度提高,鐵甲船航向發生偏轉,但總體上尚能接受。

楊烜鬆了一口氣。他想起來,自己穿越前參觀過海軍軍史博物館,見到過這種小型炮艇。

塔讀

實際上,人民海軍建軍很晚,早期很少有大型艦艇。在很長一段時期內,小型炮艇都被當作海軍主力裝備。

人民海軍第一款制式炮艇排水量只有25噸,改裝自日寇侵華時的內河炮艇。其中最著名者莫過於“解放號”,排水量28噸,在萬山海戰中一戰成名。

之後,人民海軍開始自制52型、53型、54型炮艇,排水量在40噸至50噸不等,所需發動機、火炮均為繳獲國軍的庫存貨。

直到1954年,蘇聯專家來華,幫助人民海軍設計了55甲式炮艇,排水量達到75噸。自此,海軍炮艇才具備了實戰能力。

在1958年的九二海戰中,3艘55甲炮艇同臺軍的“沱江號”獵潛艇激戰,差點將它擊沉。

邕寧造船廠能夠製造出這艘50噸的鐵甲炮艇,已經殊為不易了。

可楊烜還是感到很遺憾。這種炮艇適用於內河作戰,就是對付兩千多噸的紅單船也不在話下。可是,對付洋人的鉅艦,它能行嗎?恐怕,它連外海都去不了吧。

按照歷史程序,幾個月後,就要爆發克里米亞戰爭。在這場改變國際局勢的戰爭中,蒸汽戰艦把傳統風帆艦打得落花流水。在蒸汽戰艦的基礎上,各國開始在艦船表面加裝鍛鐵裝甲。

於此同時,英、法等海軍大國開始建造鐵甲艦。1859年,法國建造了排水量5630噸的“光榮”號goire)戰列艦。1860年,英國建造了排水量9137噸的“勇士”號hsarrior)戰列艦。

不過,這兩艘鐵甲艦並未使用純鐵結構,只是在船體外殼包裹了一層鍛鐵裝甲。其甲板、龍骨等重要部件仍為木製。

塔讀小說,無廣>告線上免。費閱&讀!

三年後,也就是1856年,英法就要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了。1860年,滿清與列強合流,共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。

屆時,黃埔造船廠能製造出足與英法鉅艦對抗的鐵甲艦嗎?

鐵甲艦靠岸後,眾人意猶未盡,不時回望著這艘全新的、使用鋼鐵結構的戰艦。

說也奇怪,在海面上,大家覺得它狹小、顛簸、侷促。到了岸上,回望這艘鐵甲艦,大家反而覺得它在陽光下熠熠生輝,宛如一個威風凜凜的將軍,矗立在萬里海疆上。

大家有說有笑,對鐵甲艦不吝讚美:

“咱們這艘鐵甲艦,真正是開天闢地以來第一艘純鐵的戰船,結構堅固,防禦力強。洋人的戰船歷來比較龐大,可他們沒有穿甲彈,開花彈又很普通,怎麼攻擊咱們的鐵甲艦。”

“可不是呢,洋人一向號稱船堅炮利。可在咱們鐵甲艦面前,再大的船、再利的炮,都要無能為力。”

“咱們不用船帆,也就節省了大量水手。只用一具蒸汽輪機,只用一個螺旋槳,就能驅動戰艦,獲得極快的速度。戰場上,一步快,步步快。咱們有這樣一艘靈巧輕便的戰船,足以以少勝多,以小搏大。”<榴彈炮,別看它口徑小、炮彈輕,射程、威力、射速、精度都遠勝於洋炮。有此船,有此炮,咱們足以縱橫海上矣!”

……

楊烜倒不像他們這樣樂觀。他剛才就在船上,短短兩個小時,就發現了許多弊端。

章節報錯(免登入)
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
隨機推薦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