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埔船政學堂的校長名叫張銓,本是湖南的舉子,喜好經世之學。一年前,張銓冒險來到南寧,進入暨南大學堂學習現代法律。
學業未成,上峰就看中了他,請張銓出任船政學堂校長。張銓有些苦笑不得,自己的興趣在於法律,所學也是法律,何以擔任船政學堂的校長呢?
張銓力辭不就。但上峰也不簡單,乃是軍政府宣教部部長曾錦歉。曾錦歉為了推動職業教育,親自到暨南大學堂挑人,一眼就相中了張銓。
軍政府歷來強調服從紀律。曾錦歉與張銓素不相識,卻抬舉他擔任校長。張銓不忍拒絕曾錦歉的好意,只好硬著頭皮赴任。
原文來自於塔&讀小說~&
這次,學堂邀請到楊烜過來剪綵。張銓心中也盤算了許久,覺得要趁機把自己的顧慮說給楊烜。最好是,讓楊烜體諒到自己的苦衷,放自己回暨南大學堂讀書,以後從事法律行業。
楊烜趕到船政學堂時,時近下午三點半。雖是冬天,卻是一個晴朗的日子。黃埔地處南疆,太陽依然在天空中掛得老高。
大家都鬆了一口氣。海上風險大,凡是與船打交道的人,通常都比較迷信。雖說軍政府主張文明開化,大家也都心存忌諱:要是太陽落山了,或者將就落山,再剪綵就不吉利了。
於是,楊烜一到場,立馬開始剪彩儀式。
船政學堂位於柯拜船塢不遠處,徵用了一處地主大院。
此時,學堂門口已經聚集了許多師生。軍政府尊崇軍隊,強調組織紀律,社會各行各業也都帶著軍事化管理的鮮明痕跡。
這所船政學堂,同樣實行軍事化管理,學生統一著學生裝。這種學生裝仿的是海軍軍服,筆挺、修身,把學生的精氣神襯托得十分昂揚。
楊烜看了心喜,覺得後生可畏,未來可期。他接過張銓遞來的剪刀,乾脆利落地剪掉了紅綢帶。
紅綢帶一分為二,落入地上。兩個靈巧的老師把握時機,抽掉了學堂門匾上的紅綢,露出了六個金光閃閃的大字:“黃埔船政學堂”。
底下掌聲雷動,經久不息。
楊烜發表了簡單的講話:“各位老師、學生,本王今日為黃埔船政學堂剪綵。從今之後,黃埔船政學堂正式宣告成立,諸位師生也要立即開始學習船政技術。
“船政學堂之設立,最重要的任務,自然是學習造船之術。但大家習造輪船,並非只是為了造輪船,而要熟練掌握製造、駕駛輪船之技術。
“並非只是為了培養幾個能製造、駕駛輪船的人,而要廣為傳播技術,使中國才藝日進,製造、駕駛之術展轉授受,傳習無窮也。
“學堂的章程,我已經看過了。學生們的待遇,可謂優渥矣。只要能夠透過每月的月考,就能享受免費的教學、醫療、食宿,還有一元法幣的津貼。
“軍政府給予大家如此優渥的待遇,無非是期望大家成長成才,掌握造船技術,使中國掌握造船、技術之術,使中國人皆能揚眉吐氣。
“因此,希望大家珍惜機會,刻苦學習,遵守學堂紀律,努力掌握船政技術。希望大家腳踏實地,知行合一,不僅從課堂上學,還要到造船廠學,到艦艇上學……”
聽楊烜作此慷慨激昂的演說,張銓心裡百感交集。
當今世界,得海權者得天下。而欲得海權,前提是掌握先進的造船和駕船技術。船政學堂是軍政府發展船政技術的搖籃,地位不可謂不重要。
可自己一介書生,於造船技術一無所知,如何當船政學堂這個家?況且,自己志在學習法律,與船政並無興趣,何必要當這個官?
張銓抱定了主意,要瞅準機會向楊烜進言,儘量辭去這個差使。
塔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