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烜說道:“阮登階經略北圻,掌管越南三分之一的國土。為此阮朝中頗有讒言,說他存有異心。嗣德帝年紀輕輕,又以幼子繼承大統,對他頗為猜疑。
“因此,阮登階年老多病,處境頗為尷尬。別看他現在風光,其實只是勉強維持北圻的局勢。只要我們出兵越北,取北圻如探囊取物。”
越王如此自信,眾將都欣喜不已。
楊烜繼續說道:“越南南北矛盾已久,其國發源於越北,而後逐步向南擴張,直至今天的局面。但現在的阮朝,卻以南方起家,與北方彼此隔閡。
“黎氏、鄭氏、西山阮氏,都以北方為統治核心,勢力盤根錯節。高伯適的農民起義軍,就擁護黎氏後裔為領袖。
“華南海盜曾與西山政權結盟。阮朝征服北圻時,得到法國海軍的幫忙,打敗了華南海盜,開進了升龍城。因此,華南海盜極可能會響應我軍。
“阮朝釋出滅教令,屠殺天主教傳教士、天主教徒。天主教信徒謝文奉在北圻舉兵,自稱後黎朝後裔黎維明,其勢雖衰,同樣值得我們注意。
“還有天地會的山賊,這些北方反叛勢力,都是潛在的統戰力量。羅大哥,你此番統兵徵越,不妨儘量爭取這些反叛力量,可以幫助你們儘快征服北越。”
羅大綱對此已經胸有成竹,說道:“越王說得極是,我軍一慣重視統戰工作。若能收服這些北方反叛勢力,除了可以減少軍事上的阻力,還能幫助我們在北越站穩腳跟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“華南海盜那邊,我已拜託了南洋艦隊司令張墨,請他幫忙招降海盜。天地會山堂那邊,我有把握招降他們。至於天主教徒,更與阮氏勢不兩立。”
正如楊烜、羅大綱所言,越南和滿清一樣,民變四起,盲目排外,面臨著深刻的政治危機。徵越軍此時出兵越南,正當其時。
打天下容易,守天下難。楊烜並不擔心羅大綱的指揮打仗能力,倒是擔心撫民措施不到位,激起越南人的反抗。他說:
“越南本是中華故土,秦、兩漢、三國、兩晉、宋、齊、梁、陳、隋、唐諸王朝曾統治越南北部,共有一千多年時間。
“這段時期,中國在越南行郡縣制,被越南人稱為‘北屬時期’。因此,越南世家大族中頗有許多中原漢人的後裔。其士大夫階層習漢字,遵儒家,與我同文同種,非暹羅、緬甸等外邦可比。
“明朝時,明成祖朱棣等發兵越南,攻佔越南全境,在此設定交趾都指揮使司、布政使司、按察使司。這實際上就是廢藩置省,取消了越南的藩屬地位,直接將越南併入了中華版圖。
“但明朝在越南有武功而無文治,存在許多敗筆。譬如,派太監到交趾搜刮民脂民膏,派雲南、廣西兩地的生員、舉人,犯罪被貶的官員到越南做官,不重視水師建設……
“僅僅過去二十年,明朝交趾省就難以為繼。到了明宣宗時,交趾境內屢生叛亂,明軍屢屢損兵折將。不得已之下,明朝只得接受黎氏的求和,冊封其為安南國王。
“自此之後,越南成為明朝的藩屬,明、清兩代也都不再直接統治越南。我們此次進入越南,就要充分汲取明朝的教訓,爭取贏得越南的民心。”
“需知我們不僅要征服越南,還要廢藩置省,普及漢語教育,在越南恢復郡縣制。這項工作比打仗更為艱難、複雜,卻更為重要,功在當代,利在千秋。
“羅大綱,你是徵越主將,我知道你會打一手漂亮的軍事仗。但是,你還得打一手漂亮的政治仗,讓越南人歡迎你、尊敬你。”
楊烜已在軍中建立起了至高無上的權威,可以對羅大綱直呼其名。
羅大綱亦頗為動容,對徵越戰役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。他不怕打仗,卻對民政心存顧慮。而楊烜未雨綢繆,為他選派了李孟群等文官作民政官。
看著羅大綱頭髮花白、心事凝重的樣子,楊烜反而心有不忍,安慰他道:
“越南人和廣西人、雲南人人種相近,同樣受儒家文化薰陶。廣西境內的莫氏、麻氏、武氏等越南貴族,都是黎朝遺民,不服阮朝統治,逃入廣西避難。此次徵越,這些人都很踴躍。
“還有許多越南大族,本就是漢人後裔。還有那明香社,至今說漢語,穿明朝衣冠。只要我們舉措得當,一定可以得到越南人的擁護,除去畛域之見,把我們的文明傳播到世界各地……”
羅大綱一直集中精力謀劃軍事,倒沒注意到莫氏、麻氏、武氏等黎朝遺民。而阮朝立國五十餘年,這些人仍然躲在廣西,不願歸降阮朝,是一股可資憑藉的統戰力量。
羅大綱說道:“天事,地利,人和。請殿下放心,我們這次一定不辱使命。”
按計劃,三天後,羅大綱就要率領司令部前往廣東廉州府合浦港,在合浦港集結海軍,準備作戰。
楊烜和羅大綱等人一一握手,說道:“諸位,祝你們武運長久,旗開得勝。”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