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烜對道:“徵越軍出征越南,既要跨海,又要到異國他鄉,非尋常戰事可比。你們多準備一些時間,後面打起仗來就會更有把握。”
楊國瑞此前擔任步兵師騎兵團長。廣州之戰後,原廣東陸路提督陶煜招降廣東綠營,在此基礎上成立步兵第五師,旋即改編為廣東守備師。
楊國瑞便擔任廣東守備師副師長。此次出征越南,楊烜特意讓他擔任徵越軍參謀長,充當羅大綱的助手。
對於軍官來說,在司令部機關、部隊統兵官之間交叉任職,本就是一種重點培養的意思。
楊國瑞智勇雙全,從副師長躍升為徵越軍參謀長,無疑是一種超擢。箇中原因,自然是他智勇雙全。但他身份特殊,是楊烜的族叔,無疑更能引起楊烜的重視和重用。
他與羅大綱不同。羅大綱年紀大,資歷老,可以當著楊烜的面發牢騷。但他與楊烜有親誼,知道楊烜日理萬機,正在集中精力發展工商,完善軍制政制,不願讓楊烜操心徵越的事。
於是,楊國瑞“只報喜不報憂”,說了些看似無關緊要,實則關涉大局的話: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本書~.首發:塔讀小說app&——免<費無廣告無彈窗,還能跟書友們一<起互動。
“通訊聯絡方面,軍政府已經建成了一條電報線,沿著西江,從廣東廣州直達廣西太平府,長達上千裡。若有緊急軍情,瞬息間可以直達總司令部。
“另外,我們已經致函軍政府郵傳部,請求在南寧府、合浦港、雷州府徐聞港之間建一條電報線,方便海軍傳達資訊。郵傳部很支援,與大北公司簽下了協議,不久就要開建。
“後勤方面,羅大帥從總司令部挖來了後勤部副部長黃濤,請他擔任徵越軍司令部後勤部長。黃濤欣然應命,主持後勤十分得力,無須我們分心後勤事務。”
黃濤出身於廣東天地會,原任海軍三支隊支隊長,主水上運輸。此次軍制改革,三支隊撤銷建制,分散編入南洋艦隊、內河艦隊。
黃濤無處可去,被安置在後勤部門任職。此次出征越南,黃濤自然是欣然應命。
情況比預想中的順利,楊烜十分高興。
眾人來到徵越軍司令部,參謀們早已列隊完畢。他們連日工作繁忙,面色憔悴,卻難掩興奮。
戰事儀式,雖然一切從簡,仍不失莊重威嚴。軍歌之後,便是授印。
楊烜拿來一方拳頭大的銅印,外用黑布包裹,將其正式授予羅大綱。這正是徵越軍的關防大印,上面用簡體漢字刻著“徵越主將關防”六字。因革命軍尚黑,故用黑布包裹。
“關防大印”是一種刻有“關防”二字的印信,最早起始於明朝。洪武年間爆發“空印案”,各地布政使為了方便核銷賬務,勾結六部官員偽造印章。
塔讀
朱元璋震怒,“空印案”株連甚廣,是明初有名的大案。此後,朱元璋發明“關防大印”。只有欽差、巡撫等皇帝親點的特殊人員才有資格擁有“關防大印”。
清朝繼承了明朝的做法。“關防大印”成為九五至尊的象徵,見大印如見君王。但這種“關防大印”是一種臨時性的印章,事畢即要回收。
民間對關防大印多有傳說,卻很少有人親眼見到關防大印。即便是見多識廣的羅大綱,看到這枚徵越主將關防,也不收得肅然起敬。他整理衣裝,畢恭畢敬地向楊烜敬軍禮,伸手迎接關防。
楊烜一臉嚴肅,說道:“羅大綱,我把這枚關防大印交給你。征伐越南的擔子,就要壓在你的肩上了。”
羅大綱彎腰鞠躬行禮,答道:“殿下請放心,官兵上下齊心,士氣高漲。我們一定能夠征服北越,開拓萬里波濤,布軍威於四方。”
最近一段時間,革命軍實力擴張很快。尤其是海軍,已經能夠嫻熟地駕馭蒸汽戰艦,內部也流行起一個論調,要“開拓萬里波濤,布軍威於四方”。羅大綱在此引用海軍的流行語,也頗為合適。
從楊烜接過關防大印,握在手裡,羅大綱感到手裡沉甸甸的。他當眾開啟關防外面的黑布,金燦燦的大印在陽光下發出耀眼的光芒。
至此,羅大綱感到大權在握,雄心萬丈,恨不得立馬提兵駕臨北越。
底下參謀們看到金光閃閃的關防大印,生出無限的敬畏、興奮。他們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,對即將而來的徵越戰役充滿期待。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