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上,曾國藩做湘軍統帥時,最主要的精力、最頭疼的事就是籌措軍餉。左宗棠率軍收復新疆,實際戰鬥只用了七個月,後勤準備卻做了足足三年。
薛昊負責為黑旗軍保障後勤,居然能夠理順後勤供應,準時為前線供應糧草彈藥,著實很不簡單。
楊烜點點頭,對薛昊的見解表示贊同。他轉而問李秀成:“李秀成,在場就你一個陸軍,你也發表下意見吧。”
李秀成為近衛團長,但近衛團長不同於普通的陸軍團,負有保衛中樞之責。所以,他這個近衛團長是高配的,比一般團長高半級,定為副師級。
當著諸位大佬的面,李秀成不卑不亢,說道:“副總司令說得在理,我也發表一下個人拙見。雲貴川境內敵人不強,咱們若在西南發動戰爭,阻力不大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!
“關鍵是,雲貴川地形過於複雜,水路線路有限,大部分地區都要徒步跋涉。咱們攻佔兩廣,推行均田免賦,在水路方便的情況下,尚且需要一年半的時間。
“雲貴川三省面積數倍於兩廣,又無水路可以暢通,若要攻佔三省,若要在三省均田免賦,沒有三年五載哪成?
“有這個功夫,不如進軍湖南。正如副總司令所說,湖南地處南北要衝,攻佔湖南,可以下湖北。湖北武昌、荊州、襄陽皆為重鎮。
“尤其是襄陽,顧祖禹在《讀史方輿紀要》中說,‘夫襄陽者,天下之腰膂也。中原有之,可以並東南,東南得之,亦可以圖西北者也’。”
李秀成已能熟練引用《讀史方輿紀要》,頗為出人意料。黑旗軍官兵大多出身社會底層,讀書不多。
黑旗軍成軍之初,楊烜便鼓勵大家多讀書,發起掃盲運動,注重從讀書成績好的官兵中選拔人才。
李秀成出身窮苦,進取心很強,被楊烜引為心腹。作為近衛團長,他常常隨侍楊烜左右,在讀書成才上亦得到了楊烜的點撥。
楊烜又問道:“從大瘐嶺北上江西,如何?”
李秀成思索片刻,說道:“江西乃東南之腰肋,北接湖北、皖北,東接皖南、浙江,西接湖南,南接廣東、福建,實乃江南之屏藩、兩江之咽喉。
“經大瘐嶺出江西,相比經越城嶺出湖南,後勤問題更難以解決,只能翻山越嶺,不像湖南那邊還可以藉助靈渠。最重要的是,江西離太平天國太近。”
這話倒說到點子上了。
楊烜同樣不主張出江西,說道:
“江西乃兵家必爭之地,又關乎江南財賦,清軍、太平軍必將在此大動干戈。而且,太平天國以天京為首都,地處長江下游。欲保天京,必取上游的安慶、九江、武昌。
“此三地,又以九江最為重要。欲保九江,必取江西。諸位且看,不久之後,太平軍必要出征江西。若我們也北進江西,難免要與太平軍發生衝突。”
其實,楊烜之所以主張北進湖南,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,只是不方便向大家透露:曾國藩正在湖南辦理團練,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湘軍,即將崛起了!
不過,北進也好,南進也好,暫時都急不得。當前最緊要的,是理順各項制度,改革軍制政制,推進教育、工商、法律、地方諮議局、大項工程等事業。
楊烜決定等陳虹出使太平天國回來後,再做出最終的決策。
<script>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