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國公使認清了拜上帝會的邪教本質,迅速調整立場,幫助滿清鎮壓太平天國。這是太平天國覆亡的一大誘因。
現在,如果軍政府拒絕承認那些不平等條約,就可能會引起洋人的惡感,使洋人倒向滿清政府。
好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中外條約,對華夏主權侵害不深,尚不涉及領土、內河航行權、內地傳教權等核心權利。
在軍政府發展壯大之前,楊烜決定忍辱負重,學習近代日本,先集中精力發展壯大,再逐漸修改條約、廢除不平等條約。
站點:塔讀小說,歡迎下載
楊烜坦然說道:“為了展示軍政府對外通商的誠意,我們願意承認滿清與外國簽訂的諸多條約,包括中英《南京條約》、《五口通商章程及稅則》等條約。
“但是,條約是用來規範中英兩國關係的,不是為了幫助一方壓迫另一方。如何履行條約,需要我們兩國共同努力。至少要嶺南,我們要坦誠合作,實現共贏。
“譬如協定關稅,即為協定,則應協商後共同確定,不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合適。再如領事裁判權,本由滿清政府提出,因為滿清缺少法律人才,不會處理涉外訴訟。
“我們暨南軍政府正以法國法律為藍本,積極學習、引進歐洲大陸法系法律。很快的,我們將在整個嶺南實行西式法律,領事裁判權也就完全沒必要了。”
關於領事裁判權,最早見諸於1844年《中美望廈條約》。條約規定,中美民事混合案件,由‘兩國官員查明,公議察奪’。英國人引用片面最惠國待遇,同樣取得了領事裁判特權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!
1852年,洋人雖然取得了領事裁判權,但遠不像後來那樣肆無忌憚。清末時,外國領事不僅可以在司法上管轄本國僑民,還能管轄本國僑民的家屬、僕役、外商的僱工。
甚至,就連信仰基督教的華人,都能得到外國領事的特殊保護。教民橫行無忌,引起華人憤慨,在某種程度上促成了“義和團”運動。)
楊烜深知領事裁判權的危害,這不僅損害國家主權,還有辱民族尊嚴。所以,在領事裁判權問題上,楊烜不願讓步。
文翰無奈,只好採取實用主義立場,說道:“楊將軍,上海租界的做法頗可借鑑。他們遇有涉外訴訟,就會組成一個會審公廨,中國官員、外國領事共同參與審判,可以有效地減少司法糾紛。
“咱們應該擱置爭議,向上海人學習,組成一個類似於公審公廨的聯合審判機關……”
“不”,楊烜打斷了文翰的話,說道:“我們引進西方法律,就是為了解決司法爭議,就有能力做出公平、公正、合理、合法的判決。
“上海官員不懂西式法律,所以會組成會審公廨,唯洋人馬首是瞻。為了照顧洋人,我們會單獨組織一個涉外法院,專門審判涉外案件。
“涉案洋人可以請洋人做律師,外國領事亦可以到法庭上觀摩、監督涉外法院。但吸引洋人組成會審公廨,此議決不可行。”
儘管心有不悅,文翰還是覺得楊烜比滿清官員通情達理得多。楊烜願意承認中英條約,文翰對此深為滿意。軍政府組織涉外法院,就相當於廢除領事裁判權了。
這一次,文翰以私人身份進城,卻得到了楊烜的諸多保證,無異於一場外交勝利。所以,他決定在領事裁判權上做出讓步,接受了楊烜的提議。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