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克德訥,瓜爾佳氏,滿洲鑲白旗人,道光元年武舉人,此刻正擔任廣州八旗副都統。副都統是廣州將軍的副手,也是廣州八旗的二號人物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黑旗軍攻進廣州大北門後,柏貴便率領撫標營等殘兵退往滿城,與穆克德訥一起保衛滿城。
實際上,柏貴、穆克德訥都是臭名昭著的歷史人物。
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,英法聯軍攻陷廣州,組成“聯軍委員會”。兩廣總督葉名琛義不投降,柏貴與穆克德訥投降,在“聯軍委員會”下繼續擔任原職,供敵驅使。
可以說,柏貴與穆克德訥組織了華夏近代史上第一個傀儡政權。就憑這一點,這兩人就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。
控制廣州外城後,楊烜決定不戰而屈人之兵,逼迫滿城裡的旗人投降。遵照楊烜指示,黑旗軍主要採取了三項措施:
站點:塔讀小說,歡迎下載
一、圍而不打。
繼續掃清廣州外城的清軍殘敵,構成包圍滿城的態勢,防止守軍逃竄。
二、軍事威嚇。
楊烜以黑旗軍總司令的名義,向廣東巡撫柏貴下達最後通牒,要求他在三天後無條件投降。在此之前,黑旗軍不會進入滿城。
這並不意味著黑旗軍會放棄攻城。接連三天,黑旗軍將動用開花彈,轟擊滿城城牆,但不進入城內,以威懾城內守軍。
三、兩手準備。
做好戰、和兩手準備。以陶煜為和談使者,誘降廣州八旗。陶煜曾任廣東陸路提督,與柏貴、穆克德訥有舊。
下達最後通牒的第二天,黑旗軍使用穴地攻城法,在滿城北門處挖掘地道,轟塌了一段五丈長的城牆。
八旗兵如臨大敵,生怕黑旗軍乘機攻進滿城。但黑旗軍遵守承諾,不在最後通牒到期前進入滿城。
八旗兵亦無法修補城牆。黑旗軍已經進抵滿城腳下,無數支槍炮對準著城牆缺口。八旗兵一旦出現在缺口處,就會遭到黑旗軍步槍的精準狙殺。
原文來自於塔&讀小說~&
洋人已經開始普及來復槍,即線膛槍。再加上定裝彈,來復槍精準度大大提高,已經相當接近近代步槍了。
在美國獨立戰爭中,英美軍隊注意到來復槍的精準射擊效能,開始在軍隊中編制來復槍團、狙擊手連,皆以來復槍為武器。
清軍為鎮壓太平軍,也僱傭洋人組建洋槍隊,即常勝軍。常勝軍便編制有一個來復槍團、多個狙擊手連。
楊烜力圖把黑旗軍建設成一支近代軍隊,在陸軍中亦編制有狙擊手連,以德萊賽步槍等來復槍為武器。
這些狙擊手們大顯身手,八旗兵膽敢在滿城城牆缺口處露頭,都被狙擊手們一一斃命。
到了晚上,黑旗軍的臼炮不時轟擊城牆缺口,防止八旗兵乘夜填補缺口。這種臼炮射程雖短,彈道十分彎曲,可以對目標進行曲射,打擊城牆缺口處的八旗兵。
有了來復槍和臼炮,八旗兵已不可能填補城牆缺口。沒有完整的城牆,八旗兵就守衛不了滿城,破城是遲早的事。
柏貴、穆克德訥情知滿城已經不可守衛,願意投降黑旗軍,卻心有顧忌。
去年,太平軍攻進南京,圍攻南京滿城不克。東王楊秀清聲稱南京八旗只要投降,便可保全性命,促使南京八旗內訌。
事後,楊秀清食言。南京八旗三萬餘人全部被殺,只有寥寥數人逃出了太平軍的魔爪。
塔讀
黑旗軍的最後通牒即將到期,柏貴、穆克德訥慌得六神無主,無計可施。
最後,黑旗軍找來洋行的洋人做保證人,給柏貴、穆克德訥吃了顆定心丸。趕在最後通牒前,廣州八旗在滿城城頭樹上白旗,正式向黑旗軍投降。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