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軍漸漸逼近。
遠遠望去,八旗兵強馬壯,戰馬鞍甲鮮明,又從高處往下俯衝,氣勢上蓋過黑旗軍。
黑旗軍人數不及八旗兵,戰馬也較為瘦弱,馬鞍五花八門。儘管如此,陳玉成毫不動搖,毅然策馬迎戰。
已是下午四時。數千只戰馬在官道上奔騰,馬蹄聲驚天動地。飛禽驚飛,走獸遁走,一場惡戰即將拉開序幕。
雙方距離還有四百米時,陳玉成向傳令兵下令:“奇兵隊開火!”
傳令兵打出一柄黃旗,意為奇兵隊開槍,其餘人不準開火。“奇兵隊”只有二十人,隊長即為陳玉成本人,每人一把德萊賽步槍。
這種步槍口徑高達15.4毫米,可以容納較大的火藥裝量,子彈出膛速度高達每秒305米,有效射程達到600米。
令旗一出,奇兵隊果真開火,而其他騎兵則鎮定自若,並不被槍聲擾亂心緒,也不胡亂開槍。
這極其考驗士兵素質、部隊訓練水平。戰場上士兵精神緊張,很容易胡亂開槍,輕則浪費彈藥,重則影響作戰。
陳玉成是個軍事奇才,訓練部隊很有一套。這一次,部隊也沒叫他失望,果真只有二十支德萊賽步槍開火射擊。
槍聲所響,幾個清軍騎兵應聲而倒。後面的騎兵避讓不及,連帶跌倒踩死好幾個人。
這大大出乎清軍的意料。八旗兵的主力火器仍以火繩槍為主,另有少量購自洋人的前膛裝燧發槍。這種燧發槍射速較慢,平均每分鐘可發射2發子彈,射程在兩百米左右。
本書~.首發:塔讀小說app&——免<費無廣告無彈窗,還能跟書友們一<起互動。
陳玉成在四百米外開槍,成功擊斃清軍,給清軍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。
儘管如此,八旗全軍出動,由高向低,有進無退。穆特恩不為所動,繼續驅使八旗兵向前衝鋒。八旗兵訓練不如黑旗軍,此時不顧射程不夠,也紛紛開槍壯膽。
到兩三百米距離上,黑旗軍進入八旗火槍的射程。清軍火槍較多,地勢較高。黑旗軍德萊賽步槍射速較快,士氣較高。
雙方勢均力敵,傷亡不斷擴大,誰也不肯示弱,誰也不肯後退。
好一場狹路相逢勇者勝!
在後世印象裡,滿清八旗兵自入關以來,便迅速腐化墮落。實際上,事物都是辯證的。八旗兵腐化墮落是事實,卻也不可能一無是處。
在晚清歷史上,八旗兵亦有許多英勇的表現:鎮江八旗英勇抵禦英軍,全員戰死;僧格林沁率八旗騎兵英勇抵禦英法聯軍;西北旗兵孤懸邊疆,多次頂住回民圍攻,寧死不降……
這一次,廣州八旗自知退路已絕,上至主帥,下至士卒,人人抱以必死之心,爭先恐後向前衝鋒。
黑旗軍騎兵一團這邊,雖參與奪佔靈山縣城,卻並未與敵軍主力交戰。這次遇到八旗騎兵,正是棋逢對手,焉有退讓之理?
兩軍越戰越酣。
隨著距離拉近,雙方漸漸使用上了弓箭,進而短兵相接,連大刀長矛都用上了。
終究是清軍人多勢眾,又居高臨下,逐漸佔了上風。陳玉成見狀,令傳令兵敲響金鑼,下令撤退。
騎兵一團得令,不再戀戰,立即回撤。陳玉成招呼一下隊伍,見九百多人的團隊,此刻只剩五六百人。
此次一團傷亡較大,有兩百多人傷亡,還有一個騎兵三連被八旗騎兵圍困,急切間難以撤退。
清軍傷亡更大。
戰場上不拋棄、不放棄,歷來都是黑旗軍的鐵律。情急之下,陳玉成帶領奇兵隊,回馬解救騎兵三連。奇兵隊猶如天神下凡,雖然只有二十個人,手中的德萊賽步槍卻宛如開了掛,流水般吐出致命的子彈。
清軍從未見過射速如此之快、威力如此之大的武器,紛紛躲避,自覺為奇兵隊讓出一條道路。
奇兵隊順利接上騎兵三連,帶他們且戰且退。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