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東陸路提督陶煜已經五十多歲,自感精力不濟,已對仕途不抱希望。作為一名漢人武將,提督已是官階最高的武官。而廣東綠營員額最多,也使得廣東陸路提督隱然高於其他提督。
這一次,黑旗軍發動突襲,先斬斷攔江的鐵索,又殲滅清軍水師。打聽過戰爭細節後,陶煜又驚又?:
“才半年功夫,黑旗軍已經突飛猛進,決非太平軍這種農民軍可比!太平軍尚能一舉克復金陵,更何況黑旗軍呢?假以時日,黑旗軍或許還真能打進燕京呢!”
塔讀小說,無廣>告線上免。費閱&讀!
他與主帥穆特恩一向不和。身為漢人,又是楊遇春的舊部,陶煜不可避免地受到穆特恩的猜忌。
尤其是,兩年前,楊烜曾在廣州登門拜訪陶煜,為死於教亂的父親伸冤。此事雖未公開,卻在官場上人盡皆知。
這一次,黑旗軍直插清軍敵後,戰法新穎,出其不意,直掐清軍命脈。陶煜久經戰陣,深知被敵切斷退路的危險。他不等穆特恩命令,便率領精兵急撤,力保退路。
從前線往後撤,有三條路線可供陶煜選擇。
第一條走木梓墟,這條路離離鬱江太近。清軍水師不佔優勢,陶煜不敢走這條路,果斷放棄。
第二條走靈山縣城。這條路繞路太遠。
第三條走寨墟,雖不如木梓墟便捷,卻可以避開黑旗軍的海軍,又不像靈山那麼遠。
陶煜毅然決定,率領精兵撤回寨墟,確保清軍後路安全。這難免會引起他人的誤解,以為陶煜不戰而退,不敢與黑旗軍交鋒。
譬如,陶煜的兒子陶德章就心有不甘,認為父親不該如此示弱。他不敢當眾反駁父親的意見,等撤退的軍令下達、眾將都已散去後,陶德章瞅了個機會,向父親進言道:
“父親大人,咱們尚未與黑旗軍主力接觸,就退守寨墟,會不會顯得太倉促了?穆特恩那邊,恐怕也不好交代。”
本書~.首發:塔讀小說app&——免<費無廣告無彈窗,還能跟書友們一<起互動。
看著兒子年輕氣盛的樣子,陶煜心生可憐,不忍把那些殘酷的真相告訴他。可事已至此,大難臨頭,他只能把自己的心聲告訴兒子,希望兒子能夠領會他的苦衷。
中軍帳內,親兵、幕僚們正在整理文書,預備撤退。帳外,兵丁來去匆匆,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撤退做準備。
陶煜帶兒子到帳外,避開閒雜人等,問兒子道:
“昨天,黑旗軍在橫州上游斬斷了鐵索,全殲了橫州江面的紅單船、趕綾船。如今已經過去一天了。依你看,為什麼我們還沒接觸到黑旗軍陸軍主力?”
陶德章不假思索地說道:“黑旗軍水師順江東下,又有蒸汽戰艦,走得快。陸師只能靠步行,走得慢。”
陶煜苦笑一下,說道:“小子,你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黑旗軍戰船連綿不絕,越過橫州駛向下游,又是為何?”
大嶺失陷的情報,早晨傳到了穆特恩、陶煜的大營。
穆特恩的對策是,召集廣西提督福興、廣東陸路提督陶煜兩位大員,共商大計。
陶煜卻根本不理會穆特恩,直接下令退守寨墟。
陶德章和大多數中下級軍官一樣,對黑旗軍奪佔大嶺的情報半信半疑。他們難以相信,黑旗軍怎麼可能在一天之內,接連斬斷鐵索、全殲紅單船、攻佔大嶺呢?
陶德章說:“要不要再往大嶺派去幾個斥候,確認那邊的情報?”
陶煜擺擺手說:“不用了。這種事情,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。”
陶德章不在糾結情報的事,說道:“難道,真如父親所預料的那樣,黑旗軍要截斷我們的退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