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嶺位於廣西潯州府與南寧府交界處。戰前,黑旗軍曾佔領大嶺,並在大嶺實施均田工作,深受當地老百姓的歡迎。
為了防止當地老百姓幫助黑旗軍,清軍不得不分出更多的兵力“防民”。
所以,海軍二支隊進攻大嶺,比預想中的還要順利。敢死隊剛靠近炮臺,才與守軍短兵相接,守軍便逃得逃、降的降。
這又是清軍的一大弊病:過於依賴火器,白刃格鬥能力較弱。
一個歷史冷知識是:洋人在兩次鴉片戰爭期間,攻陷了許多清軍炮臺。與後人想象的不一樣,洋人並非完全靠火炮、火槍優勢攻陷炮臺,白刃戰亦起到了很大作用。
洋人派陸軍、陸戰隊在清軍炮臺側背登陸,清軍只能使用火器與之對射。一旦洋人發起白刃衝鋒,清軍往往落荒而逃。
這一次,海軍二支隊同樣靠白刃衝鋒襲佔大嶺炮臺。
黑旗軍置橫州於不顧,反而深入敵後,擺明了是要切斷清軍退路。
事出突然,小道訊息滿天飛。清軍主帥穆特恩唯恐退路有失,急派清軍增援後方,確保後路不被切斷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黑旗軍二支隊攻佔大嶺,隨即在此留下一千兵力固守大嶺,準備按計劃溯入武思江,搶佔木梓墟。
木梓墟可是黑旗軍的“革命聖地”。去年,黑旗軍在木梓墟整編部隊,整體脫胎換骨。可以說,沒有木梓墟整軍,就沒有眼下的黑旗軍,更不會有海軍二支隊。
除此之外,木梓墟扼守清軍退路。假若清軍後撤,很可能會經過木梓墟。
全軍上下都卯著一股勁,盼著重奪木梓墟。按照最終敲定的作戰計劃,這份榮譽歸海軍二支隊。
這次奇襲,所有蒸汽戰艦都撥給了海軍一支隊。二支隊只能靠木質帆船運載官兵。加之逆水行舟,船速勢必緩慢。
恰在此時,海軍三支隊的運輸船亦抵達大嶺。三支隊運輸了三千名步兵,主要是步兵一師的官兵,將沿武思江溯流而上,直抵寨墟,切斷清軍退路。
站點:塔讀小說,歡迎下載
出乎陸順德意料的是,步兵一師在大嶺停船,官兵下船,在武思江西岸集結。看來,步兵一師啟用乙計劃了。
陸順德跑過去打聽訊息,見到步兵一師師長楊田。楊田騎一匹快馬,正要出發,對陸順德說道:
“陸大哥,清軍正在調兵回撤,試圖確保退路。帆船逆流而上太慢了,我決定走陸路急行軍趕去寨墟。”
陸順德見狀,也啟用乙計劃,下令部隊在武思江東岸集結,向木梓墟急行軍。
清軍在木梓墟的防禦更為薄弱。因為這裡曾是黑旗軍的“龍興之地”,清軍便大肆在這裡搶劫破壞,試圖攪亂“龍氣”。當地百姓對其恨之入骨,早就盼著黑旗軍收復失地。
當海軍二支隊官兵氣喘吁吁的趕到木梓墟時,陸順德亦心情澎湃。去年,他就是在木梓墟接任二支隊長,這裡也是他的福地。
陸順德帶著二支隊官兵猛打猛衝,在當地百姓的支援下,輕鬆奪下木梓墟,開始著手在大嶺與木梓墟之間建立防禦陣地。
與此同時,騎兵師也一路疾馳,抵達廉州府靈山縣城外。
步兵三師、步兵四師從正面猛攻清軍,壓縮清軍陣地。
至此,黑旗軍已在戰略上包圍了穆特恩的大軍。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