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微風小說網”最新網址:https://wfxs.app,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
當前位置:微風小說網 > 歷史軍事 > 1850再造中華 > 第210章 深入敵後

第210章 深入敵後 (第1/2頁)

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
好書推薦: 剪輯歷史:開局盤點十大帝皇 唐初大才子 盈翠江山紀 我是崇禎四皇子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劍道與陰謀 士兵突擊成最強 原來不是西遊 敵國小白臉 殘唐局 水滸萬金侯 較量無聲 星際浮雕師 大唐潛龍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從西漢開始擺爛 大清宮裡的小人物 暗戰 爆笑艦炮手

橫州水戰剛結束,海軍二支隊又順流而下,越過橫州、大灘,直逼大嶺。大嶺位置緊要,武思江在此匯入鬱江,敵我所必爭。

清軍在此築有炮臺,藉此封鎖鬱江、武思江。

黑旗軍要想斷敵退路,必須控制武思江。要想控制武思江,必須首先攻克大嶺。所以,大嶺雖是個小地方,實則關係大局。

海軍司令陸雨晨隨二支隊行動,親自指揮大嶺之戰。

參謀長唐約翰率領一支隊五艘蒸汽戰艦,從正面強攻炮臺。二支隊長陸順德親率二支隊的官兵,在大嶺上游登陸,從側翼進攻大嶺。

要想對付清軍炮臺,有一個辦法屢試不爽:以戰艦從正面炮擊炮臺,再派海軍陸戰隊從側翼包抄,無往不勝。

在兩次鴉片戰爭中,英國人用這種辦法攻陷了無數炮臺。甚至到甲午戰爭時,日本亦用這種辦法攻佔了旅順炮臺。

清軍何以不吃教訓,屢屢在這上面吃虧,卻不思改進?

第一次鴉片戰爭還沒結束時,魏源等人就指出了這一問題,並在《海國圖志》裡給出瞭解決方案,清朝中樞大臣亦知清軍海防的弊病。

但因體制機制落後、觀念陳舊、舊勢力阻撓等各種複雜原因,晚清始終未能完善海防,沿海炮臺依然漏洞百出。所謂積重難返,說的就是這個意思。

黑旗軍海軍二支隊長陸順德,乃廣西藤縣大黎裡古制村人,與李秀成、陳玉成是同鄉。他出身於天地會,長期追隨羅大綱。

歷史上,羅大綱死後,陸順德成為太平天國後期大將、水師主將,被洪秀全封為“來王”。

陸順德最為後人稱道的是,他曾在鎮守江浙期間,擊斃多個洋人大將。“常安軍”清朝僱傭軍)頭目、法國海軍將領勒伯勒東,法國將領法爾第福,英國將領定齡等人皆死於陸順德之手。

天京陷落後,陸順德堅持在廣東、福建、江西等地抗戰,後被叛徒出賣,英勇就義。

所謂“亂世出英雄”。陸順德就是這樣的亂世英雄,也是一個作戰英勇、意志堅決的大將。

當初楊烜為了爭取羅大綱,以羅大綱為水師司令、陸順德為水師二支隊長。

當年的水師二支隊,此時已經改名為海軍二支隊。他們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:“海軍陸戰隊”。二支隊可以兩棲作戰,以經常深入敵後、出奇制勝為榮。

陸順德率領三千名陸戰隊員,在大嶺上游登陸,直撲清軍設在大嶺的炮臺。

清軍炮臺有許多非常明顯的缺點:炮口固定,無法左右移動;火炮主要對外,忽視自身防衛。當敵軍從陸地進攻炮臺時,炮臺內的清軍只能使用火槍等輕武器自衛還擊。

兵貴神速,陸順德決定不等炮兵轟擊,便直接發動衝鋒,從背後進攻炮臺。

先炮擊、再進攻,固然是比較穩妥的辦法。但軍情緊急,陸順德已經等不及了。

一隊敢死隊手持大刀,在火槍手的掩護下,向炮臺發起衝鋒。

清軍守軍使用火槍阻擊,不時有敢死隊員倒下。但清軍戰線拉得太長,在大嶺炮臺守軍有限,火槍聲稀稀拉拉的。

大嶺如此重要,清軍何以只部署少量兵勇呢?

塔讀

這就要引出另一個問題了:清軍作戰,要分出大量兵力“防民”。

所謂“防民”,並不是為了防止暴民,而是為了防止貧民。

清軍紀律較亂,下鄉作戰往往大肆搶劫,甚至槍殺貧民冒功請賞。大多數老百姓並不敢對抗清軍,卻常有貧民貪圖銀錢,甘為敵軍帶路、賣給敵軍糧食蔬菜。

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,英軍甚至僱傭了一支華人僕從軍,每人配給軍服,從事戰場勤務。

定海之戰中,清軍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“防民”上,對英軍未加重視。鎮江之戰中,駐防鎮江的八旗副都統為了防止漢人幫助英軍,甚至搶在英軍攻城之前屠殺城內的漢人。

章節報錯(免登入)
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
隨機推薦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