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微風小說網”最新網址:https://wfxs.app,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
當前位置:微風小說網 > 歷史軍事 > 1850再造中華 > 第186章 實務學堂

第186章 實務學堂 (第2/2頁)

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
好書推薦: 日月江山永為明 狼食 武器狂想曲 黑三國演義 抗戰從瞄準開始 大楚烈帝 我,傭兵之王 帶個作者去見武則天 都市夜戰魔法少男(庫洛牌的魔法使) 三國之太史子義 軒轅黃帝和嫘祖蠶神 袁術天下 剪輯歷史:開局盤點十大帝皇 唐初大才子 盈翠江山紀 我是崇禎四皇子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劍道與陰謀 士兵突擊成最強 原來不是西遊

電報發明於1835年,幾乎同時在英國、美國獨立發明。美國人薩繆爾·摩爾斯不僅發明了電報,還發明瞭摩斯電碼,將字母及數字編碼以便拍發。

有線電報原理很簡單:使用銅線作導線,以通電、斷電作訊號,與現代計算機二進位制訊號類似。再以訊號編碼漢字,使用電報機接收、傳送訊號,編繹資訊。

1839年,第一條商用電報線率先在英國投入使用。

華夏保守勢力頑固,一直以破壞風水等理由拒絕引進有線電報。

1871年,霓虹國進犯我國臺灣。時任欽差大臣沈葆楨向清政府申請架設福州到臺灣的電報線。後來臺海局勢緩和,該線路剛開始建便被擱置。

1877年,丁日昌因列強覬覦臺灣,申請在臺灣建立電報網。因經費不足,丁日昌只修了臺灣府至旗後港的一段,全長47.5公里,卻是華夏第一條自己建造、自己掌握的電報線。

旗後港即高雄港,日人佔據臺灣後,將旗後港改為高雄港,其名稱沿用至今。

有線電報是一種實用價值極高的通訊方式。架設電報線只需木杆、電線,成本不高,不像鐵路那樣需要天量投資。

但電報速度極快,可以實時傳送電碼,再根據密碼本翻譯成有用資訊。這比滿清最快的八百里急遞,不知快了多少倍。

楊烜估計,若找洋行在太平府、南寧府建立電報網,把電報通至縣一級,費用只在兩萬兩至兩萬五千兩白銀之間。

可以說,電報投資極少,效益極大。只是現在軍政府缺少電報人才,尚且無力建設電報網。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負責教授電報的是個美國人,原是旗昌行僱員,是唐約翰的手下。旗昌行不願涉足鴉片生意,想出了很多辦法拓展業務,包括在華夏建造電熱線。

但第一次鴉片戰爭後,華夏國內排外情緒高漲。朝廷地方官吏都不願與洋人接觸,更沒人敢在華夏大地上建設電報線。

這位洋行僱員備受冷落,便隨唐約翰來到南寧,輾轉來到實務學堂教授電報。

第一屆電報培訓班共有學員三十五人,學制一年。楊烜來到電報班時,看到學生正在背誦電碼。

摩斯電碼簡單易學,只有幾十個組合,聰明者很快就能背誦出全部摩斯電碼。

但漢字不同於英文。英文只用26個字母,就能表達出所有詞彙。漢字則是獨立的,每個漢字都與其他漢字不同,僅常用字就有兩千多個。

因此,在英語語境下,只需要二三十個摩斯電碼,就能完整地表達出整個語意;在漢語語境下,至少需要兩千多個摩斯電碼組合,才能完整地表達語意。

電報班在摩爾斯電碼的基礎上,設計了兩種電碼:一種是軍用電碼,由兩個字碼組成。軍用電碼包括英文字碼、阿拉伯數字字碼等,約有四十多個字碼。四十多個字碼可表達兩千多個組合,進而表達兩千多個常用漢字。

這種電碼可以節省譯碼時間,又符合軍事保密要求。

另一種是民用電碼,由四個字碼組成,可表達一萬個組合,幾乎可以囊括所有漢字為了方便民用,民用電碼的字碼全部用阿拉伯數字表示。阿拉伯數字共有十個,十的四次方就是一萬,幾乎可以覆蓋全部漢字。

負責電報班培訓的洋人僱員說,電報班共分為四個專業,分別負責收發電、譯電、電報裝置維修、架設電報線。

這個由三十五個學生組成的小班級,將成為華夏電報事業的開端。
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章節報錯(免登入)

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
隨機推薦: 亂唐之最強武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