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寧方面接連送來三封急信,說清軍大軍壓境,請楊烜速回南寧主持大局。
之前,廣州將軍穆特恩集結廣東兵勇,在廣東羅定州羅定墟包圍太平軍淩十八部。
經過半年封鎖,淩十八彈盡援絕,所部太平軍誓不投降,力竭而死。
穆特恩挾戰勝之威,率領廣東兵勇進入廣西,試圖圍剿黑旗軍,在潯州府貴縣瓦塘渡、木梓墟一帶受到黑旗軍的頑強阻擊。
木梓墟是黑旗軍的"福地",對廣大官兵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。上半年,黑旗軍在木梓墟停留數月,整訓部隊,整體上脫胎換骨。
穆特恩又是黑旗軍死敵。黑旗軍創立之初,便引起穆特恩的格外觀注。他屢次集結大軍,牛刀殺雞,都被楊烜一一化解。
這一次,穆特恩又率領大軍來襲。黑旗軍上下義憤填膺,都想集中主力,與穆特恩痛痛快快地打一仗,除掉這個死敵。
但楊烜審時度勢,決定暫時避敵鋒芒,避免與穆特恩決戰。
他並非膽小示弱,而是在戰略判斷上有了重大變化。太平軍專意金陵,奔襲數千裡,竟得成功。此事極大地刺激了楊烜,促使他下定決心,採取更為大膽的策略,效仿太平軍直搗黃龍。
但要想直搗黃龍,必須做足充足的準備。
一方面,太平府的均田免賦工作尚未結束。均田免賦不結束,根據地就不牢固,黑旗軍就不宜興起戰事。
另一方面,必須招募新兵,擴編部隊,準備在更為廣闊的戰場上,發起更為耗時更長的戰鬥。
楊烜異常鎮定,下令正在前線備戰的石達開收縮防線,棄守貴縣瓦塘渡、木梓墟,把步兵四團全部收縮至南寧府橫州。
石達開為步兵四團團長,駐防橫州,為軍政府把守東大門。
為了督促石達開執行軍令,楊烜特派近衛一連連長林啟榮前往橫州。
近衛營負責保衛總司令部,在某種程度上也被視作楊烜的親兵營。能擔任近衛營的軍官,除了要有非同尋常的能力,還得深受楊烜信任。
林啟榮原是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的部下,被楊烜挖至黑旗軍,受到楊烜的重用。他性格堅韌,是太平軍歷史上最善守城的名將。
儘管軍情緊急,楊烜還是不急著回南寧,抽空到實務學堂視察了一番。
實務學堂顧名思義,不務虛文,專務實業,其辦學宗旨在於培養實業人才。為了更好的服務實業,實務學堂就設在新寧州,與新寧實業公司相距不遠。
實際上,實務學堂、新寧公司都草創不久,急需人才。很多情況下,實務學堂的教師就是新寧公司的工程師;新寧公司的技術骨幹同時也是實務學堂的學生。
辦學之初,實務學堂集中力量,重點建立了部分急需學科,包括冶金、鑄造、機械加工、化學、英語、種植等。
除此之外,按照楊烜要求,學堂亦提前籌建了電報、測繪等學科。
楊烜對教育極為重視。伍菡帶來的三十萬兩白銀,十萬兩用在新寧公司,十萬兩用在黑旗軍整軍備戰,剩下十萬兩則全部用於教育。
此次來實務學堂,時間緊迫,楊烜只視察了電報班。
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題是電氣化。而電報開電氣化之先河,極大地革新了人類的通訊方式。
楊烜深知電報的偉大意義,一到實務學堂就直奔電報班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