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微風小說網”最新網址:https://wfxs.app,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
當前位置:微風小說網 > 歷史軍事 > 1850再造中華 > 第167章 伍崇曜召集茶商

第167章 伍崇曜召集茶商 (第1/2頁)

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
好書推薦: 敵國小白臉 殘唐局 水滸萬金侯 較量無聲 星際浮雕師 大唐潛龍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從西漢開始擺爛 大清宮裡的小人物 暗戰 爆笑艦炮手 西晉二當家 亂世才子 大明:我,開國王爺,帶頭反對分封制 美利堅獵魔紀 故宋帆影 曹魏天子 我是特種兵之狼兵 隋末之群英逐鹿

初冬的廣州顯得有些蕭瑟。珠江港處商船往來繁忙,卻再也沒有了戰前那種船帆如雪的盛況。

沉寂已久的伍家花園內,難得來了許多客人。很多人第一次進入伍家花園,被裡面的豪華奢侈震驚得目瞪口呆。

伍家花園又稱“伍園”,是十三行首伍氏家族的私家園林。伍園一處有兩處。

一處位於漱珠湧,湧之東即為伍家花園。漱珠湧是廣州城外一條南北向的河流,早已被填河造路。這處伍園又被稱為“河南伍園”。

另一處位於花地,又被稱為“花地伍園”,大致位置在今廣州花地大策直街、聯桂北街一帶,醉觀公園東南邊。

花地伍園即馥蔭園,又名福廕園、恆春園,前身為潘氏家族的“東園”。潘氏也是十三行商,曾在伍氏之前擔任十三行首。潘氏沒落後,伍氏購買了東園,將其改造為花地伍園。

河南伍園比花地伍園大,是伍氏家族生活、工作的地方。花地伍園內多種植花木,伍氏常在此舉辦社交活動。

這天,伍崇曜在河南伍園召集廣州茶商,商議茶葉專賣之事。

伍崇曜是伍秉鑑的第五子,又叫伍元薇,商名伍紹榮。伍秉鑑是伍氏家族第二代掌門人,把伍氏家族帶入了巔峰。他本人很受歐美商界推崇,在西方民間也很有名聲。

伍崇曜前面有四個哥哥,本無繼承家業的希望。伍秉鑑希望他能成為一名官員,很早便為他捐了官職,派他到北京學習當官。

機遇最終落到了伍崇曜頭上。長兄伍元芝、二哥伍元蘭、三哥伍元莪先後去世。伍秉鑑備受打擊,又年邁精力不濟,便提前退休,把“浩官”之職讓給四子伍元華。

伍元華出身於行商家庭,從小耳濡目染行商事蹟,也是個經營奇才。但那時已是鴉片戰爭前夜,廣州洋人與官府矛盾重重。

伍元華是十三行首,年紀輕輕,卻要代官府監管洋商。國人日益沉迷鴉片,清廷“馳禁”之爭愈演愈烈。千鈞的重擔壓在伍元華身上,不是他這個年輕人能承擔的。

1831年,伍元華接受英國人委託,上書廣東巡撫,請求允許英國商館在珠江邊上建設一處碼頭。

時任巡撫勃然大怒,把伍元華抓入大獄,威脅要處死伍元華。伍秉鑑奔走哀號,大肆賄賂粵海關監督,才救回了伍元華。

兩年後,伍元華鬱鬱而終。

伍秉鑑只得從北京召回伍崇曜,讓他擔任“浩官”。伍崇曜成為伍氏第四代掌門人,從此走上了歷史舞臺。

伍崇曜才能不如伍元華,但在伍秉鑑的幫助下,逐漸坐穩了十三行首。他還有個女兒,名叫伍菡,雖是女流,卻頗有見識。伍崇曜遇有大事,往往先徵詢伍菡的意見。

原文來自於塔&讀小說~&

根據當時外國人的記載,伍崇曜早已沒了伍秉鑑的風采。他凡事小心翼翼,“在最小的官吏面前瑟瑟發抖”,“目光從來不敢高過大官衣服的第九粒釦子”。

洋人的記載無疑存在誇張的成分,卻把首富的卑微、官府的蠻橫描繪得繪聲繪色。

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,作為華夏第一首富,伍氏家族也深受打擊。

伍崇曜夾在洋人和官府中間,自然要倒向官府。他捐了很多錢資助清軍,譬如廣州城防最重要的虎門炮臺,伍氏一下子就捐銀八萬六千兩。

但清軍最終戰敗。清廷缺少撫夷之才,便讓伍崇曜參與議和,給了他一個“洋務委員”的虛職。

最終,中英簽訂《南京條約》,清朝喪權辱國。問題的根源,自然是朝廷無能、清軍無能。但國人不敢指責朝廷,把怒火轉向伍崇曜,罵他是“漢奸”。

伍崇曜的地位一落千丈。因為戰後五口通商,十三行失去貿易壟斷地位,伍家的怡和行生意也大不如前。

這次,伍崇曜召集茶商,正是想商議實行茶葉專賣,維持茶葉壟斷。想當年,伍家之所以崛起,就是伍秉鑑長袖善舞,把全國茶葉生意壟斷在伍家怡和行。

伍秉鑑很有手腕,同行、茶商、洋人都感其恩德。伍秉鑑做大生意,往往拉同行一起,把利潤分給同行。茶葉壟斷,就能維持高價,防止茶種外流,茶商也樂意這樣幹。

甚至,就連洋人也願意為伍秉鑑效勞。有一次,美國商人索薩經營不善,欠了伍秉鑑7.2萬多銀元。他無力償還,被清廷禁止離開中國。聽說這件事後,伍秉鑑主動找來索薩,並當著索薩的面,將欠條撕毀。

塔讀小說,無廣>告線上免。費閱&讀!

章節報錯(免登入)
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
隨機推薦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