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微風小說網”最新網址:https://wfxs.app,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
當前位置:微風小說網 > 歷史軍事 > 1850再造中華 > 第166章 農業增產

第166章 農業增產 (第2/2頁)

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
好書推薦: 剪輯歷史:開局盤點十大帝皇 唐初大才子 盈翠江山紀 我是崇禎四皇子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劍道與陰謀 士兵突擊成最強 原來不是西遊 敵國小白臉 殘唐局 水滸萬金侯 較量無聲 星際浮雕師 大唐潛龍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從西漢開始擺爛 大清宮裡的小人物 暗戰 爆笑艦炮手

好的雜交水稻,雄性不育水稻與外來水稻應當相隔足夠遠,差距足夠大。這樣一來,兩株水稻基因差異大,就能培育出上好的雜交水稻。

所以,當年袁隆平院士在湖南研究雜交水稻,卻最終在海南找到了合適的雄性不育珠,實現了突破。

有了雄性不育珠,就能按照基因遺傳的理論,選育下一代雜交水稻。這種選育過程並不複雜,只是需要耐心、細心。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
但雜交水稻產量極為驚人。目前,我國雜交水稻雙季畝產量已經超過了1600公斤,即3200斤。

即便是普通農民在普通土地下常規種植,雜交水稻雙季畝產量也能輕鬆達到1000公斤、2000斤。

楊烜估計,在沒有化肥的情況下,如果使用種植雜交水稻,再輔之以堆肥、豆科植物輪作等技術,廣西水稻一畝兩季產量達到800斤還是不成問題的。

而當前,這個數字是400。這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。

楊烜來到農業傳習所,所長朱鶴農正在試驗田裡忙活。他雖是讀書人出身,卻嗜好農好,立志寫一本類似《齊民要術》的農學書籍,傳之後世。

塔讀小說,無廣>告線上免。費閱&讀!

一名隨從去試驗田裡找朱鶴農。等侯時,楊烜隨手翻起一本草稿。上面寫著:

“土豆種植技術要領。土豆澱粉含量高,產量高,為歐美國家之第二主食。我國亦大量種植土豆,災荒年月,活人無數……

“播種前準備。將土豆放在溫暖陽光下照射,促進土豆發芽。土豆發芽後,剔除其中的病薯、爛薯,選用健康、飽滿的土豆,用刀切成塊,每塊留一到兩個芽眼。

“使用大蒜泥、滑石粉製成消毒溶劑,將土豆塊浸泡在消毒溶劑中一天,促進土豆塊刀傷整合。大蒜泥中含有大蒜素,可以起到殺菌消毒之功效……

“播種時,將土豆塊埋入土壤中,護理較為簡單,抗病性、耐旱性好……

“為大量儲存土豆,可以將其製成土豆粉條,也可以將其進入沙土中,長期儲存……”

正在翻閱時,朱鶴農過來了。他一身農民打扮,鞋子上滿是泥巴。

寒暄過後,楊烜笑道:“朱司長,你這草稿上,從我這剽竊不少呀。”

誠如楊烜所講,這些土豆種植技術,很多是楊烜親自梳理出來告知朱鶴農的。

朱鶴農笑笑,說道:“大元帥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。我按著大元帥所說,在試驗田裡種下了土豆,長勢非常好!”

原文來自於塔&讀小說~&

楊烜又問道:“雜交水稻這邊,可有眉目了?”

朱鶴農嘆口氣,說道:“暫時還未找到大元帥所說的野生雄性不育稻。我們農業司已經派出了很多人手,到各地尋訪這種不育株。”

這本在楊烜意料在中。他思索片刻,說道:“若是人手不夠,你儘管向上面提。現在各地正在搞均田,農民對我們很擁護,我們可以發動農民幫忙尋找。

“若有條件,咱們可以去兩湖、蘇浙、廣東、瓊州等外省尋找野生雄性不育水稻,與本地水稻雜交,得到種子,效果應該會更好。

“現在,咱們條件有限,也難以出省尋找野生雄性不育稻。只能先在桂南尋找野生雄性不育稻,再與正常水稻雜交,得到第一代雜交水稻種子。

“有了第一代種子,就能研製出第二代、第三代種子。到時侯,咱們的水稻產量就有望大幅度提高了。在此之前,還應大力推廣土豆、玉米等高產作物。”

朱鶴年原本對雜交水稻半信半疑。但楊烜熟知水稻習性,連自花授粉都知道,使他不得不信服。

雜交水稻前景誘人,朱鶴年深受鼓舞,決心盡心盡力試製雜交水稻。
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章節報錯(免登入)

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
隨機推薦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