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木材問題,目前問題不大。廣西多深山,深山多巨木。廣西木材質量雖然不如暹羅,但製造小型戰船綽綽有餘。工藝方面,工程師費德羅精通造船,我們又有許多肇慶籍的造船工匠,可以很快投入生產。
“按照大元帥的指示,我們準備製造蒸汽動力船,不再使用風帆。噸位在五十噸至五百噸不等,軍用民用皆有。”
使用純蒸汽動力,這是楊烜做下的決定。風帆動力船效率低,適航性差,佔用大量水手、甲板空間,弊端十分明顯。
當時世界上,純蒸汽動力船早已發明,但尚未得到大量普及。很多造船廠抱殘守缺,不願接受純蒸汽動力船,仍在試圖挖掘風帆船的潛力。
楊烜知道,風帆動力船已經不能適應即將到來的電氣時代。純蒸汽動力船之所以沒有完全取代風帆動力船,是因為它使用明輪驅動,傳動效率不高。
當時雖已發明螺旋槳,但螺旋槳故障損壞率太高,蒸汽動力船仍以明輪為主。所謂明輪,就像現在的汽車車輪一樣,架在戰船舷側。除了傳動效率低,明輪還影響艦炮開炮,容易被敵炮命中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1837年,英國海軍部曾公開懸賞兩萬英鎊,尋求明輪替代方案。1845年,英國海軍組織兩艘蒸汽戰艦做拔河比賽。一艘使用明輪,一艘使用螺旋槳,結果使用螺旋槳的戰艦獲勝。
由此可見螺旋槳的優越性。而螺旋槳之所以容易損壞,是因為當時鍊鐵技術不行,螺旋槳的材料強度、韌度不夠。楊烜有把握突破鍊鐵技術,進而製造出可靠的螺旋槳。他了解戰艦發展趨勢,自然主張採用純蒸汽機動力製造戰艦。
他問鄒文清:“技術細節上,還有什麼困難嗎?”
鄒文清胸有成竹,對道:“技術骨幹雖然還很少,但是關鍵崗位都已配齊。只等船廠造成,就可以開工建設。費德羅那裡積累有技術圖紙,我們有把握製造純蒸汽動力戰船。
“現在,主要是蒸汽機和螺旋槳問題。蒸汽機方面,我們已向洋行訂購。螺旋槳問題,費德羅認為它不可靠,主張先沿用明輪,仍向洋行訂購。”
楊烜點點頭,認同鄒文清的主張,說道:“明輪技術效率稍低,但比較可靠,你們先使用明輪造船。螺旋槳方面,這個你們不用擔心。我有把握煉出質量更好的鋼材,螺旋槳問題就可迎刃而解。”
眾人向造船廠方向望去,只見工人正在修建船塢。一期工程共設三個船塢,一個可造五百噸的大船,兩個可造兩百噸的小船。
本書~.首發:塔讀小說app&——免<費無廣告無彈窗,還能跟書友們一<起互動。
羅大綱在一旁解釋說:“我從總司令部申請調來兩百名工兵,對我們水師基地建設幫助很大。”
接下來,眾人來到水師學堂。說是水師學堂,其實地方不大,租用了一處瀕江的書院。
學生們以水師骨幹為主,也有從陸師等其他單位抽調過來的人才。
校長唐約翰說:“目前,水師學堂已經開始運作。第一期招生已經結束,學生已經開始上課,共設兩個班。
“一個速成班,學制一年,共招生一百二十人。主要學習實用技術,三個月學習,九個月上艦實習。
“一個英才班,學制三年,共招生三十人。這個長期班將系統學習水師知識,一年課程學習,兩年上艦實習。
“我參照美國海軍學院的管理模式,在水師學堂實施嚴格的軍事化管理。速成班一百二十人成立學員連,英才班三十人成立學員排。”
楊烜深知水師教育的重要性,說道:“水師專業性強,技術程度高。我們華夏水師落後太久,請唐先生按照英美標準,對學員嚴加要求,儘快培養出更多的水師人才。”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