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微風小說網”最新網址:https://wfxs.app,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
當前位置:微風小說網 > 歷史軍事 > 1850再造中華 > 第151章 暨南軍政府

第151章 暨南軍政府 (第1/2頁)

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
好書推薦: 剪輯歷史:開局盤點十大帝皇 唐初大才子 盈翠江山紀 我是崇禎四皇子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劍道與陰謀 士兵突擊成最強 原來不是西遊 敵國小白臉 殘唐局 水滸萬金侯 較量無聲 星際浮雕師 大唐潛龍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從西漢開始擺爛 大清宮裡的小人物 暗戰 爆笑艦炮手

塔讀小說,無廣>告線上免。費閱&讀!

戰爭比預想中的順利。

一方面,廣西官軍孱弱,又要分兵追擊太平軍、鎮壓天地會武裝。另一方面,黑旗軍政策得力,“米飯主”、土司等地方豪強大多按兵不動,在戰爭中保持中立。

楊烜留在南寧,除了居中排程各處兵馬,也開始著手建立政府組織。

創業階段,政府應當高效統一。楊烜採取了軍政府的組織形式,對外稱為“太平天國暨南軍政府”。楊烜為軍政府首腦,稱“大元帥”。

“暨南”二字出自《尚書.禹貢》篇:“東漸於海,西被於流沙,朔南暨,聲教訖於四海。”意為面向南洋,把中華文化傳至全天下。

元帥則是華夏官職名稱。從南北朝起,元帥逐漸成為統軍征戰的官職名稱,按職權輕重、執掌分工,元帥多冠以不同名號,如天下兵馬元帥、兵馬大元帥、兵馬元帥、行軍元帥、行營元帥等,又有都元帥、元帥、副元帥之分。

到了近代,元帥逐漸成為各國最高軍銜。大元帥則成為最高統帥,譬如清末的皇帝、日本的天皇,都是法定最高統帥,稱“大元帥”。

暨南軍政府首腦為大元帥,大元帥之下為總參議。

總參議負責貫徹執行大元帥的決策指示,主持軍政府日常事務。第一任總參議,由楊烜五叔楊國琛擔任。楊國琛四十有餘,曾追隨楊遇春征戰多年,才堪大任。

總參議之下,又設若干名參議,輔助總參議管理政務。參議皆從黑旗軍中選拔,譬如步兵四團團長石達開具有相當的民政才能,得以兼任軍政府參議。

軍政府核心機構為一院、三府、八部。

一院指資政院,由若干議員組成,首長稱議長。資政院為民意機關,需定期開會,討論軍政事務。討論結果供軍政府參考,具有一定的約束力。

兩府指都察府、大理府。都察府管監察、審計、發起罪案公訴。大理府主管審判案件,具有一定的獨立性。

八部為軍政主軍事)、民政主內政)、財政主財政)、農工商主經濟)、宣教主宣傳教育)、吏主人事)、郵傳主交通、郵遞)、司法主刑獄、執行審判結果)。

總體上,暨南軍政府麻雀雖小五臟俱全。軍政府骨幹大都來自黑旗軍,為保證政權平穩過渡,亦大量留用了舊式官吏。

這天,楊烜來到資政院,參加資政院第一次集會。

在楊烜的設想裡,資政院乃是軍政府溝通人民、吸收民意的機關。為充分代表民意,資政院議員成分較為複雜,既有黑旗軍軍官,也有開明縉紳,還有舊式官僚、地方豪強。

要鎮住這些成分複雜的議員,必須為資政院選一個合適的議長。首任議長由總參議楊國琛兼任。他擔任過綠營武官,經歷豐富,是擔任資政院議長的不二人選。

軍政府初建,資政院只是一個諮詢機關,尚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。假以時日,資政院將發展成為議院,負責制訂法律,決定政府大項事務,成為最高權力機關。

黑旗軍進駐南寧府城後,取“左江道”衙門為總司令部駐地,是南寧最為氣派的建築。“左江道”全稱為廣西省分巡左江兵備道,轄潯州、南寧、太平三府,駐地南寧。

原文來自於塔&讀小說~&

按,清朝在地方上實施省、道、府、縣四級行政建制。

暨南軍政府取南寧知府衙門為駐地。資政院作為軍政府的附屬機構,辦公場地在知府衙門內一處不起眼的小院子內。

這處院子原是知府衙門“承發科”辦公的地方,現在掛上了“資政院”的牌子。舊時州縣衙門,往往設有三班六房兩科。承發科負責往來、歸檔公文,地位緊要,辦公場所稍大。

資政院首次集會,楊烜便親臨會場,足見他對資政院的重視。議長楊國琛拿來一處名單,告訴楊烜資政院主要由四部分組成:

一、黑旗軍高階軍官,如步兵四團團長石達開。石達開有撫民之才,故被總司令部派到資政院,代表黑旗軍與軍政府打交道。

二、開明縉紳,如南寧富商鄒文清。此人乃南寧數一數二的富商,思想開明,略識洋務,對楊烜舉辦工商的主張十分激賞。

三、地方豪強,如龍州司土司岑鎮南。岑鎮南為人豪爽,與黑旗軍不打不相識。他認識到了黑旗軍的潛力,黑旗軍攻入龍州時,岑鎮南也順勢投順黑旗軍。

章節報錯(免登入)
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
隨機推薦: 不共楚王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