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但如何對付太平軍,向榮與烏蘭泰有不同意見。
向榮認為,太平軍向東北方向突圍,目標必是桂林。桂林乃廣西省會,桂林有失,一省震動。因此,必須儘快分兵前往桂林,確保省城重地。
向榮的主張,不僅正確於否,烏蘭泰都要反對。烏蘭泰堅持認為,太平軍目標不明,最大的可能地去梧州府或平樂府。因此,清軍應當緊隨太平軍,痛加追擊。
兩人爭執不下,賽尚阿又遠在柳州,難以約束這兩個驕兵悍將。
最後,向榮以“將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”為由,徑直帶兵前往桂林。烏蘭泰兵馬不如向榮多,卻也不甘示弱,帶兵追擊太平軍。
原文<來自於塔.讀>小說
向榮、烏蘭泰分兵,造成清軍兵力分散。賽尚阿身為欽差大臣,無力控制驕兵悍將,對二人的抗命束手無策,只得在事後追認兩人的行動。
尤其是向榮,不給賽尚阿面子,令他大為光火。監軍姚瑩素來與向榮不和,也藉機向賽尚阿誣陷向榮。
不久之後,烏蘭泰在龍寮嶺追上太平軍。這部太平軍由秦日綱統帶,多為老弱婦孺,是太平軍的後衛軍。楊秀清把太平軍精銳都派給蕭朝貴的前衛軍,令蕭朝貴疾馳桂林。
秦日綱才能一般,疏於防備。烏蘭泰帶兵追上秦日綱的後衛軍,派人乘夜奪佔龍寮嶺至高點,將太平軍包圍在山谷內。
太平軍浴血奮戰,但所部多為老弱婦孺,不敵清軍。秦日綱只帶數十人突圍,兩千多名老弱皆被清軍殲殺。
清軍一戰殲滅兩千多名太平軍,這是從未有過的勝利。賽尚阿聞訊大喜,上書為烏蘭泰請功,指摘向榮不服調遣。
太平軍遭此大敗,卻也在客觀上減輕了太平軍的負擔。因為清軍所殲滅的兩千太平軍,大多都是老弱婦孺。
楊秀清聞訊大怒,暗中調兵遣將,準備阻擊清軍。太平軍將士群情激憤,誓報龍寮嶺之仇。
清軍氣焰大張,烏蘭泰異常驕狂,力主乘勝窮追。賽尚阿也倍受鼓舞,“嚴督催剿,不得停留”。
不久之後,天降大雨。清軍追擊太快,後勤補給困難。烏蘭泰異常驕縱,不顧清軍糧食將盡,驅使部下繼續追擊。
扣扣五六37四三陸七伍
結果,清軍在大峒地區中伏。楊秀清佈置周密,將清軍先頭部隊團團圍住。烏蘭泰聞訊之後,不退反進,試圖解救先頭部隊。
雙方在大峒爆發一場血戰。太平軍以逸待勞,報仇心切。清軍又累又餓,又突然遭到伏擊,死傷慘重。
是役,廣州副都統烏蘭泰、天津鎮總兵長瑞、甘肅涼州鎮總兵長壽、河北鎮總兵董光甲、湖北鄖陽鎮總兵邵鶴齡五位大員陣亡。其餘被殺的副將、參將、遊擊、千總等軍官不可勝數。
至於被殺的清軍士卒,人數在三千人以上。
烏蘭泰被殺,清軍膽寒,只敢遠遠地尾隨太平軍,不敢再和太平軍交戰。
太平軍擺脫了烏蘭泰的追擊,得以專心奔襲桂林。可等他們趕到桂林城下時,卻發現清軍技高一籌。向榮率領楚軍已經提前趕到桂林城,接過了桂林城防。
向榮乃綠營宿將,能征善戰。桂林又是喀斯特地形,易守難攻。太平軍圍攻桂林近一個月,破城無望。清軍又從背後追了上來。
楊秀清見狀,再次天父下凡,正式向洪秀全、馮雲山、蕭朝貴提出北上湖南、專意金陵。洪秀全等人只得同意,太平軍遂引軍北上。
向榮守衛桂林城有功,但朝廷卻認為他與烏蘭泰不和,對大峒之敗負有責任。於是,向榮不僅沒有被賞,反受了個革職留任的處分,賽尚阿也被降四級留用。
向榮一氣之下,稱病不出,躲在桂林城內養病。
站點:塔.讀小說,歡迎下載
此時,楊烜也率領黑旗軍渡過潯江,準備南下前往木梓墟,與參謀長馮可欽會合。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