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就有點“聽封不聽調”的意思了。太平天國定都金陵後,多路用兵,兵力不敷使用,只得接受天地會、捻軍投誠。
捻軍多騎兵,實力很強,不願被太平軍改編,只同意“聽封不聽調”,即接受太平軍封號,卻不聽太平軍調遣。太平軍對此無可奈何。
楊烜冷笑一下,反問馮雲山道:“馮先生,若按你剛才所說,黑旗軍要不要男女別營,要不要把財產上繳聖庫?”
這個問題,馮雲山可不好回答。如果黑旗軍不實行男女別營、聖庫制度,還不如不收編為太平軍呢!
塔~讀a>。pp,免費小說網站。
楊烜繼續說道:“馮先生請放心,我們黑旗軍此次脫離天軍,會從江口圩方向突圍。江口圩為清妖防禦重點,在此佈置有重兵。
“我與大綱、達開三部大軍沿蔡村江到達江口圩,在此吸引清軍火力。天軍可趁勢從東鄉突圍,經永安、修仁、荔浦、陽朔,直逼廣西省會桂林,就像去年陳亞貴起義那樣,震動清妖老巢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去年,天地會陳亞貴部起義,先佔武宣,而後直逼桂林。楊烜指出的這條突圍路線,與楊秀清的主張不謀而合。
這條路線過於大膽,洪秀全、馮雲山都反對,擔心重蹈陳亞貴覆轍。奈何楊秀清透過天父下凡,逼迫洪秀全同意北上桂林。
馮雲山不知道的是,楊秀清主張北上桂林,正是受楊烜啟發。楊秀清做事太狠,直接天父下凡。天父要求他們進軍桂林,誰還敢說個不字?
天父還說,黑旗軍要前往桂南、越北,仍會遙奉太平天國年號。
馮雲山對此將信將疑,問楊烜道:“老弟,黑旗軍從江口圩突圍後,將去哪裡?”
對於馮雲山,楊烜沒必要再欺騙他。楊烜略作躊躇,講明自己準備前往桂南、越北。
馮雲山惆悵不已,嘆道:“老弟,我走遍兩廣,能入馮某法眼的人並不多。老弟智勇雙全,日後必能建立一番大功業。只是,你我政見不合,只能分道揚鑣。今日一別,不知何時再能相見。”
恐怕不能再見了。
塔。讀<小說app,完全>開源免。&費的網文小說網站
楊烜知道,馮雲山死於1852年。當時,太平軍路過湖南全州,馮雲山乘坐八抬大轎,在城牆外招搖過市。守軍炮擊大轎,馮雲山身受重傷。
不久之後,太平軍走水路,順湘江北上長沙。途徑蓑衣渡時,太平軍疏於防備,受到湘軍鼻祖江忠源的阻擊。
太平軍損失慘重,為成軍以來第一次大敗。馮雲山本就在全州受傷,又在蓑衣渡受傷,不治而亡。
不久之後,蕭朝貴又在長沙戰死,死因與馮雲山類似。當時,他衣著華麗,在長沙城外督戰。
守城清軍見蕭朝貴衣著鮮豔,認為他是個大官,瞄準他開炮。炮子擊穿蕭朝貴胸膛,蕭朝貴當場斃命。
太平天國早期,馮雲山為核心人物,蕭朝貴也與楊秀清貌合神離。後世常常感嘆,假若馮雲山、蕭朝貴不死,楊秀清就不能像日後那樣猖狂,太平天國也就能夠避免內訌。
楊烜思索片刻,說道:“馮先生,臨別在即,我只有一言相勸。拜上帝會宣揚平等,認為天下蒼生皆為兄弟姐妹。馮先生深明教義,就應以身作則。
“譬如,士卒衣衫襤褸,王侯就不應衣著華麗;士卒步行,王侯就不應乘轎;士卒不能娶妻,王侯就不應納妾。如此,士卒才能心服口服,才會甘願為王侯賣命。”
臨別之際,馮雲山以為楊烜會說出什麼大道理。沒想到,他只是說了些雞毛蒜皮之事,馮雲山不免有些不以為然。
楊烜見狀,也就不再說什麼,禮送馮雲山出營。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