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太平天國曆史上,楊秀清是一個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人物。總的來說,太平天國隨著楊秀清的崛起而勃興,隨著楊秀清的被誅而衰落。
楊秀清以一己之身,影響太平天國一國之命運,可見他的重要性。
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,也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:
他是個軍事天才,卻缺少戰略眼光,在定都金陵、孤軍北伐上犯了大錯;
他胸懷寬廣,賞罰分明,自承過失,寬宥部下,但打擊政敵不遺餘力、手段殘忍。有時候,為了一點兒過失,就要把自己的部下斬首;
他不識字,卻格外尊敬讀書人,不惜透過天父下凡,逼迫洪秀全保留傳統儒家經典;
……
密碼
正如史家所說,楊秀清掌權時,太平天國是進攻的、擴張的。等到楊秀清被誅後,太平天國就迅速衰落了。
與蕭朝貴熱衷於“天兄下凡”不一樣,楊秀清並不特別依賴“天父下凡”。“天父下凡”的頻率,遠低於“天兄下凡”
蕭朝貴第一次接見楊烜,還要玩“燈照面”、“超升靈魂”的把戲。
楊秀清則平易近人多了,並不以“天父代言人”的身份威壓楊烜。
當然,太平軍剛剛籌建,太平天國尚未建國,各類典章制度尚未建立起來。黑旗軍尚未正式加入太平軍,楊烜並不聽命於楊秀清。
這些客觀事實都能促使楊秀清禮賢下士,使他對楊烜頗為禮遇。
楊秀清大病初癒,身材瘦削,左眼眼疾尚未完全痊癒,一見風就流淚。一員親兵侍立一旁,不時向他遞去沾有清水的手帕。
楊秀清十分客氣,誇讚楊烜年輕有為,之後話鋒一轉,說道:
“要不是老弟慷慨贈予靈藥,我此刻恐怕還躺在病床上。老弟救命之恩,楊某感激不盡。”
楊秀清這番話,未免過於客氣,令楊烜大感意外。
史書上的楊秀清,“威風張揚卻不知收斂”,非常囂張。他甚至敢杖責洪秀全,公然從天王府奪取妃嬪,還曾逼封萬歲,怎麼也不像是個謙虛的人。
不過,聯想到楊秀清的複雜性格,楊烜在狐疑之餘,不由得打起十二分的警覺。
再者,按照楊烜的計算,自己提前醫好了楊秀清的眼疾,黑旗軍也勢必會幫助太平軍對付艇軍、清軍。
那麼,金田起義很可能會提前爆發。太平軍得到黑旗軍的奧援,也將更加得心應手,可以更迅速地破解清軍的封鎖、包圍。
換句話說,歷史的程序將被加快。金田起義原本發生在1850年11月,太平天國正式建國原本在1851年1月11日。
現在是1850年10月,洪秀全、馮雲山即將返回金田。金田起義、太平天國建號,乃至日後的永安建制,很可能都要提前。
楊烜必須早作應對,他必須費心結交楊秀清,同時保持黑旗軍的獨立性。他笑了笑,對道:“先祖常年在外征戰,積累了一些藥方。能為閣下醫治眼疾,楊某也深感榮幸。”
楊秀清靠近一步,說道:
“老弟乃名門之後,家世顯赫,卻決意反清,令我欽佩不已。黑旗軍驍勇善戰,屢屢打出威風,若能加入太平軍,必能使我如虎添翼。若老弟決心已定,我願向天王建言,保舉老弟做一員大將。”
楊秀清要請示洪秀全,方能保舉大將。這是馮雲山定下的規矩。
原文.來>自於塔。讀小.說..ap>~p。,更多>免費好書請下<載塔<讀~小說a
太平天國典章制度都由馮雲山開創。
馮雲山非常有才,結合拜上帝會教義,創制了太平軍軍制、太平天國官制等一系列制度。譬如太平軍軍制,編制較綠營兵科學,有利於太平軍發揮戰鬥力。
馮雲山在桂平縣衙服刑時,還曾創制天曆,日後在太平天國境內實行。這是一種以節氣定歲時的太陽曆,沒有閏月,節氣更加準確,更有利於農桑,較傳統曆法為優。
能夠創制曆法,足見馮雲山的才幹。這也可以證明,太平天國並非普通的草莽政權,而是一個有著完整理論、完整制度的正式政權。
在設計太平天國政制時,馮雲山採用的是虛君體制。天王雖為君主,卻不掌實權。軍師總攬軍政大權,凡事皆可專斷,但必須奏準天王,奉旨執行。
楊秀清雖說可以天父下凡,大權在握,卻必須要向天王請旨,得旨後才得執行。
而且,此時洪秀全、馮雲山的威望很高。楊秀清是拜上帝會中的後起之秀,尚不敢像日後那樣飛揚跋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