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軍金田起義前,有一個非常詭異的現象:排名最前的三個領導人,全都隱匿了起來。
太平軍舉旗起事,勢必要做大量的準備,要召集拜上帝會信徒,要編建太平軍,要部署人馬防守軍事要地……
洪秀全、楊秀清、馮雲山三個最重要的人悉數缺席,排名第四的蕭朝貴走到臺前,全面主持大局。
這其中別有隱情。
楊秀清、蕭朝貴要搶奪太平軍領導權,巧借天父下凡、天兄下凡,把洪秀全、馮雲山支到了平南縣花洲山人村胡以晄家。
山人村距離金田村足有一百多里,山路崎嶇難行,音訊難通。楊秀清、蕭朝貴在金田村總部籌備起義,不必再事事請示洪秀全,辦事得心應手。
楊秀清人在金田村,為什麼遲遲沒有露面呢?後世對此眾說紛紜,有人說他害了一場大病,躺在病床上不能理事。也有人說,楊秀清故弄玄虛,對外假稱重病,實則躲在幕後操縱一切。
楊烜來到金田村,有機會親自驗證這一歷史懸案。雖然並未見到楊秀清,但楊烜確信,楊秀清確實重病在身。
這可從以下方面佐證:
身份證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
第一,太平軍起義條件已經成熟,蕭朝貴卻反覆告誡信眾“忍耐”,不願與清軍發生衝突。
拜上帝會信眾從四面八方湧入金田村。除了廣東羅定州淩十八部外,其餘各地信眾基本都已到齊。韋昌輝負責打造軍械,籌措糧草彈藥,基本已經準備完畢。
現在,清軍還在忙著鎮壓天地會陳貴起義、貴縣來土械鬥,在紫荊、金田地區駐紮兵力不多。
若太平軍此時發動起義,可以趁清軍不備,搶佔戰略要地,改善太平軍防禦態勢。
蕭朝貴一再隱忍不發,推遲金田起義日期,顯然是另有顧忌。他雖然勇猛無雙,卻缺乏統領全域性的能力。
洪秀全沒什麼才幹,但馮雲山卻是個天才的組織者和實幹家,具有統領全域性的能力。
蕭朝貴顯然不可能把領導權讓給馮雲山,他必須等到楊秀清病癒,才好發動金田起義。
第二,蕭朝貴下令遍訪名醫,特意徵集善於醫眼疾者。楊秀清自幼孤苦無依,身體多病,尤其患有眼疾,時常發作。
對此,楊烜亦派黑旗軍軍醫謝良裕,帶著大蒜素為楊秀清醫治眼疾,順便刺探楊秀清病情。
楊秀清本來不願接見外人。
本小說首發站點為:塔讀小說
但艇軍叛離太平軍,很可能會投降清軍。廣西局勢緩解,清軍也得以騰出手來,持續往新圩、江口圩、思旺等戰略要地增兵,儼然要把太平軍封死在紫荊、金田地區。
情況緊急,楊秀清只得接見謝良裕,請黑旗軍軍醫為他醫治疾病。
大蒜素是一種抗生素,幾乎包治百病。謝良裕帶來的大蒜素,經由楊烜發明,並經過了提純,藥效非常顯著。畢竟在晚清時,人類藥物還不發達,細菌、病毒也不發達。
楊秀清注射過大蒜素,病情好轉,開始下床理事。此人雖不識字,卻無師自通,是個百年難遇的奇才、天才,時年僅二十七歲。
年輕時,楊秀清是紫荊山區平在山東旺衝的燒炭工。他為人輕財好義,喜歡聽人說書、結交朋友。但凡賣炭賺了錢,楊秀清就喜歡買點酒菜招待朋友,頗籠絡了一幫朋友。
馮雲山到平在山傳教時,楊秀清也入了教。他與蕭朝貴同鄉,是很要好的朋友。後來,蕭朝貴娶了楊秀清的族人楊宣嬌,兩人親上加親。
馮雲山被捕後,拜上帝會瀕臨瓦解。關鍵時刻,楊秀清假裝“天父下凡”,及時籠住人心。蕭朝貴也受到啟發,假裝“天兄下凡”。
楊、蕭兩人地位迅速竄升。
這樣的好事,別人看了也會眼紅。一時間,拜上帝會有幾十人效仿楊、蕭,紫荊山區到處都有天父、天兄下凡的事蹟。
事後,洪秀全只追認楊秀清、蕭朝貴兩人可以天父下凡、天兄下凡,其餘人一概駁斥。
塔.讀小說app,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
自此之後,楊、蕭兩人地位隱然凌駕於洪秀全、馮雲山。
楊秀清可以“天父下凡”,天父是天兄的父親,故楊秀清地位高於蕭朝貴。更重要的是,楊秀清才能傑出,不管是文治還是武功,都無人可以匹敵。楊秀清在拜上帝會中的威望不斷上升,蕭朝貴難以望其向背。
蕭朝貴自知才幹不如楊秀清,甘願服從楊秀清的領導。兩人彼此相熟,結成同盟對付洪秀全、馮雲山。但兩人並非鐵板一塊,蕭朝貴遇事很有主見,並非盲從楊秀清。
楊秀清病重時,蕭朝貴無力應對清軍,對內強調忍讓,避免激怒清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