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時候撤退了,馮可欽要撤出鼎湖山,黑旗軍也要撤出肇慶。
本文.首發站<點為:>塔讀小說。&app,。>歡迎下&載app.免費&&<<&
楊烜不動聲色,說道:“你和參謀長孤軍守衛羚羊峽、鼎湖山,為黑旗軍主力奪下肇慶、招兵買馬,贏得了寶貴的時間。你們的任務完成的很好!
“我已派人通知參謀長,讓他準備撤出鼎湖山。羚羊峽這邊,你也做好撤退準備。這一仗,我們必能打疼穆特恩,必能打殘清軍,這樣方好乘勝西進廣西。”
說罷,楊烜為張運賢指點機宜,準備打擊穆特恩。
張運賢聽罷大喜,一邊摩拳擦掌,一邊說道:“大帥神機妙算,必能一戰打垮清軍。”
別過張運賢,楊烜率領一千黑旗軍,直撲鼎湖山外的清軍。
清軍仗著人多,把鼎湖山圍得水洩不通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眼見黑旗軍來勢洶洶,穆特恩只得分出兵馬迎戰楊烜。如此一來,鼎湖山外的清軍包圍圈鬆懈開來,出現了漏洞。
山上的黑旗軍看到“楊”字大旗,知道楊烜親自過來營救他們,頓時軍心大振。他們燒燬營寨,把輕型洋鐵炮綁上戰馬上,又把山上原有的清軍大炮盡數炸燬,然後從山上衝了下來。
清軍包圍圈已經出現漏洞,山上的黑旗軍又居高臨下俯衝。戰不多時,山上黑旗軍成功突圍,與楊烜的援軍合軍一處,向肇慶城方向撤去。
穆特恩難得打了一次勝仗,見黑旗軍撤退頗為狼狽,隊形散亂,頓時來了勇氣,下令清軍奮起急追。
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
若清軍能追上黑旗軍,說不定就能混進肇慶城。只要有一隊清軍混進肇慶城,穆特恩就有把握光復肇慶!
追到龍門頂一帶,黑旗軍突然不見了蹤影。地上也散落了許多糧袋、土槍、土炮,清軍紛紛下馬撿拾戰利品。
穆特恩見前面左側是龍門頂,右側是北嶺山,只有中間一條通道。現在,通道上都是黑旗軍遺棄的物資。他心感不妙,拿出望遠鏡,仔細一看:
黑旗軍都伏在了前方北嶺山山腳下,馬仆地,人亦趴在地上,一動不動!
這便是太平軍有名的“伏地陣”。太平軍被清軍窮追不捨,山窮水盡、無路可退之時,往往行此伏地陣。屆時,太平軍人馬全部伏在地上,清軍茫然四顧,不知太平軍撤到了哪裡。太平軍再突然站起,殺清軍一個措手不及。
穆特恩大呼中計,急忙下令撤退。怎奈這裡是一條狹長的通道,北側為北嶺山、鼎湖山,南側為龍門頂、西江。清軍隊形密集,人馬暴露,急切間難以後撤。
突然一聲炮響,北嶺山、龍門頂上火炮齊放,炸得清軍人仰馬翻。不多時,炮聲停止,穆特恩長舒一口氣,指揮部隊後隊變前隊,向鼎湖山大營撤退。
然而,炮聲剛停,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至今,直逼清軍而來:剛才那隊撤退的黑旗軍,殺了個回馬槍!
北嶺山上、龍門頂上的黑旗軍伏兵,此刻也從山上俯衝下來,追上清軍後隊,大肆砍殺。
清軍兵敗如山倒,自相踐踏,毫無抵抗意志。穆特恩試圖阻止敗兵,連殺兩個把總,卻絲毫不起作用。他仰天長嘆,只得跳上戰馬,引導敗兵向後撤退。
討論群
黑旗軍一直追到鼎湖山下,俘殺清軍一千五百多人,一把火燒掉清軍設在鼎湖山的大營,直至天黑才引軍撤回肇慶。
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:()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