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旗軍打下肇慶,頗為不易。楊烜準備在此多停留幾天,更好地招募人才、工匠。
沒過多久,清軍也追了過來。
西江北岸鼎湖山那邊,廣州將軍穆特恩率領了四千八旗、綠營,另有地主團練兩千人,把鼎湖山團團圍住。
西江南岸羚羊峽那邊,廣東陸路提督陶煜率領了兩千名綠營兵,另有一千名地主團練,逼近了羚羊峽。
另外,肇慶城北,另有兩千多名潮州籍綠營兵,由潮州鎮總兵統帶。這處綠營兵十分膽小,隔著北嶺山與黑旗軍對峙,絲毫沒有反攻肇慶的跡象。
這三路清軍,以穆特恩部最為精銳,兵力最盛,作戰最為積極。
這天,黑旗軍參謀長馮可欽向楊烜發生急信,聲稱穆特恩進攻鼎湖山甚急,守軍不支,請楊烜速派援兵。
馮可欽負責守衛鼎湖山、羚羊峽兩座險隘,手下只有八百兵馬。他心思縝密,巧用地形,挖掘深壕,引入江水,把八百兵馬用到了極致。
討論群伍陸彡74彡陸7伍
有他守衛鼎湖山、羚羊峽,穆特恩的追兵就不能靠近肇慶。這為楊烜奪取肇慶,招募人才、工匠爭取了時間。
但如今穆特恩進攻甚為猛烈,馮可欽漸漸不支,只得向楊烜求援。楊烜知道,馮可欽性格堅韌,大局意識強。不到迫不得已,他是不會向自己求援的。
這個穆特恩,像瘋狗一樣緊咬黑旗軍。不把他打疼,他是不會鬆口的。
楊烜計議已定,決計傾巢出動,前往鼎湖山救急。現在黑旗軍已有三千人馬,除去鼎湖山、羚羊峽八百守軍,再除去水營,留下防守肇慶的必要力量,楊烜還可抽出一千兵馬。
他把這一千人馬全部帶上,出城直奔鼎湖山而去。
鼎湖山位於肇慶城東北方向,是黑旗軍防禦穆特恩追兵的第一道防線。如果黑旗軍守不住鼎湖山,穆特恩就能向前推進到北嶺山。
一旦穆特恩拿下北嶺山,就能與潮州鎮總兵取得聯絡,就能在北嶺山上架設火炮,直接轟擊肇慶城。那時候,黑旗軍再防守肇慶城就沒有意義了。
鼎湖山頗為陡峭,形如大鼎,因山頂凹陷,積水形成一片小湖,故被取名為鼎湖山。有湖就有水源,只要守軍糧食不斷,就能堅守相當長的時間。
穆特恩若想反攻肇慶,必須攻下鼎湖山。
不然,清軍就要繞遠路到北嶺山,從北面進攻肇慶。這樣一來,清軍就要繞遠路,翻高山,沒法運輸輜重,根本就行不通。
首發&:塔>讀小說
若穆特恩捨棄鼎湖山,直趨肇慶城東,也不可行。因為羚羊峽地跨西江南北,在西江北岸另有一處高地,名叫龍門頂。龍門頂加上鼎湖山、北嶺山,把肇慶城合圍在西江北岸,只在城東方向留出一條通道。
清軍越過鼎湖山,就會受到龍門頂、北嶺山處黑旗軍的阻擊。到時候,鼎湖山守軍再下山截斷清軍退路,穆特恩就危險了。
所以,穆特恩只能傾盡全力,先拿下鼎湖山再說。
楊烜親率一千兵馬,直奔鼎湖山而去。路過龍門頂,三營長張運賢已在此守候多時。馮可欽親自守衛鼎湖山,令張運賢守羚羊峽。
一見到楊烜,張運賢便說道:“大帥,穆特恩有六千清軍,攻打鼎湖山一日緊似一日。為了增援參謀長,我只好從羚羊峽這邊抽取兵力。羚羊峽防線空虛已極,我只能收縮防線,先保住龍門頂再說。”
形勢所迫,楊烜也不便怪罪張運賢,問道:“西江南岸羚羊峽還有多少兵馬?龍門頂這有還有多少?”
張運賢答道:“南岸還有不到一百人,充作疑兵。幸賴水營支援,清軍不知我軍虛實,暫時還不敢發動總攻。龍門頂山體比較小,我們在此駐有一百人。
“剩下六百多人,全部在鼎湖山,歸參謀長指揮。目前,清軍已經掃清了鼎湖山外圍據點,正在準備進攻鼎湖山主炮臺。”
楊烜沉思片刻,拿望遠鏡看了下鼎湖山。只見遠處漫山遍野都是清軍營帳,只有鼎湖山頂還樹著黑旗軍的旗幟。清軍勢大,馮可欽已經陷入重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