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然間就感覺一陣劇烈的頭疼。
緊接著他就驚恐地發現,自己一半的身子不能動了。
大叔和她家裡人當時一下子就慌了,趕緊叫了一輛救護車,匆匆忙忙地把大叔送到了醫院。
到了醫院,急診大夫一問病史,臉上立刻就是一片瞭然。
又是一個這樣的。
急診大夫趕緊就給大叔做了一個頭ct。
ct結果一出來。
果然是腦出血!
再一測凝血功能,國際標準化比值居然直接達到了7.8。
這是一個什麼概念。
正常人的這個數值範圍也就是在0.81.2。
這個數值越高表示出血風險越大,凝血功能越差。
對於口服華法林抗凝的患者,這一類人群要求將這個數值控制在2.03.0,這樣的範圍相對不容易產生血栓,並且出血風險相對可控。
可是7.8。
這已經高的有些突破天際了。
這種情況,大叔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。
急診大夫和大叔還有大叔的老婆講明瞭利害關係後,立刻將大叔收入了icu。
大叔這一次的運氣還算是不錯。
在icu待了兩天脫離了生命危險後,這位大叔被轉到了神經外科,也就是腦外科繼續治療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!
到了神經外科之後,在醫生們的忙活下,大叔的腦出血恢復還算不錯。
頭疼也減輕了,四肢也能基本正常活動了。
就是右邊的胳膊腿稍微不靈活一點點。
在得知了大叔因為腦出血住院了之後,段海清也來到神經外科,看了這位大叔好幾次。
最後在段海清的悉心勸導下,這位大叔信誓旦旦地保證。
這一次出院回家一定好好吃藥,定期抽血,絕不再犯!
在大叔第二次出院的那一天,段海清看著大叔的背影,尋思著:
正所謂“吃一塹,長一智”。
這回,這位大叔從死神的身邊走了一回,應該能乖乖聽話了吧。
但是,段海清萬萬沒有想到的是。
僅僅過了3個月,他又在神經內科看到了這位大叔。
那天,段海清剛下手術,就接到了一個神經內科主任親請的會診。
神經內科請心胸外科會診,段海清的第一反應是不是遇見了主動脈疾病,或者是心臟腫瘤。
畢竟很多腦梗的患者,起因都是顱內動脈的硬化狹窄。
而全身的血管都是連在一起的,如果顱內動脈都硬化了,那麼位置的血管也會硬化。
再就是心臟腫瘤的脫落,也常常會誘發腦梗。
可是,段海清卻猜錯了。
到了神經內科一看,段海清就發現了一個熟悉的面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