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曆帝回了乾清宮。
一踏進屋門,又是如他早晨起床時一般,一屋子將近二十個內侍、宮婢各司其職,有條不紊又悄聲無息地伺候皇帝更衣、淨手。
萬曆帝這會兒終於能卸下腰間的玉透雕龍紋帶板,稍稍歇上一口氣。
自太祖皇帝以來,革帶束而不繫,僅懸於腰腹,只用細繩繫於腋下衣肋之際,已成定例。
束帶之人為了保持平衡,必須時刻用手扶著玉帶,以此才能對人呈現出“撩袍端帶”般穩重、威嚴的樣子。
似乎只有這樣,才能顯得氣度大方。
萬曆帝換上了一身不必束帶的素褶襯袍,終於將自己的雙手從扶帶的負擔中暫時解脫了出來。
他甫一坐下,立時又有宮女端了淨手的水來,在皇帝跟前低頭跪下。
萬曆帝將手浸入溫熱的水中,不經意間瞥了那端水的宮女一眼。
那宮女立刻將頭低得更低了些。
萬曆帝見狀,不禁冷笑一聲,道,
“這兒又不是慈寧宮,你躲閃甚麼?”
眾人皆知王恭妃當年之所以能獲聖寵,乃至誕育皇長子,是因為皇帝有一次去慈寧宮向李太后請安時,恰巧是當時在慈寧宮中為宮女的王氏為皇帝端了水淨手,皇帝一時興起,這才導致如今的許多紛爭。
萬曆帝這般語出譏諷,那宮女自是愈加沉默著不敢抬頭。
萬曆帝又看了她一眼,將手從水盆中猛地抽出,拿起一旁的乾布巾擦了兩下,又隨手丟回了水盆裡,
“擺膳罷!”
一屋子伺候的人頓時都鬆了一口氣。
萬曆帝攙扶著小內侍的胳膊在餐桌前坐下。
不一會兒,張誠領著捧膳太監們提著食盒魚貫而入。
食盒由黃絹蓋著,上面撐著一把小曲柄黃傘和十個金鈴鐺,一路走來,搖曳作響,這樣可以防止鳥雀沾汙了食物。
太監們低頭捧著食盒送到皇帝面前,為了防止撥出的氣影響菜色,伺候用膳的太監一律都要用頭巾將口鼻遮住。
因此萬曆帝抬頭看去,除去專門用來試毒的嘗膳太監,一整個桌邊都是蒙著面、只露出兩隻眼睛的奴才。
午膳自是按宮例擺了滿滿一桌子。
只是萬曆帝剛議了一上午的朝政,再加上天氣暄熱,咽喉又上火,他只用了一小塊奶皮燒餅、一碗錦絲糕子湯,搛了幾筷糟瓜茄、玉絲肚肺,便放下了筷子。
“撤罷。”
萬曆帝淡淡道,
“朕要歇一會兒。”
張誠看著一桌子的菜被滿滿地端上來,又被滿滿地端下去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想開口勸皇帝再進些別的,又思及四公主剛剛薨逝,皇帝胃口不佳,恐怕聽不進自己的話,便也歇了這心思。
萬曆帝用完膳,又淨了一回手。
這回端水的換了個內侍,同皇帝新寵的“十俊”一樣眉清目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