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知道,她對皇帝來說,一直存在威脅。
“匠籍必須開放,少府工匠如果成為皇帝僱用的物件,就像百官一樣,生産力一定會倍增。
他們的薪水可以象徵性的給一般人的薪水。
但是我認為,工匠的作用不輸給百官,給他們的薪水少,或許必須開放他們接一些私活。
要不然,替國家工作沒有好處,他們就不願意替官方工作了。
而且只有農業生産增加我們才有革新商業的機會。
人要離開土地,必須有足夠的食物配合。
當大部分的人可以從事工商業,並且給朝廷繳稅,朝廷將會更富裕起來。
因為只有少數能人能夠做的事情,永遠能夠領更高的薪水。而人們領到的薪水,賺到的錢,就必須繳納一部分給國庫。
人們在賺到錢的時候,就會産生消費,增加産業,而這些産業的從業人員,也應該交稅,這樣我們的商稅將可以說非常的多。
商人才能取得足夠的地位。
大漢為什麼重視農人,因為大漢的錢糧來自農人。
為什麼商人沒有地位,因為商人對朝廷沒有幫助,那麼對朝廷來說,就是蛀蟲。
商業的危害,在於他太有吸引力,但是如果人人不種田,人們就會缺乏糧食。
百官將是第一個受害者。
但是更多底層勞工將沒有辦法拿工資來種田。
市場將重新産生一個機制。會有大量人回到農田,只要保證農人有吃的。
奢侈品的稅收跟一般日常生活用品的稅收,不應該一致,也就是商稅應該做出區別,要不然就是惡政。
商稅應該要有專門的人來收取,並且嚴防貪汙。
商人的生意,我們可以注意到,有些人是賺大錢的,有些人是賺小錢的。
先不論這個人有沒有這個方法賺到大錢,這個賺小錢的是不能收高的稅收。
甚至,他賺的錢只能夠維持生活,也不應該收錢,收錢的目標,應該是那些大商人。
掙大錢的,如果收低維的稅收,將讓它快速的膨脹,或許他的錢財將威脅到大漢。
他一半的錢財應該繳稅給朝廷這樣,他的錢就永遠不會超過朝廷。
要知道,他們的錢,可以再投資,也可以大部分留下來享受。
更令人害怕的,是他們能夠把賺到錢武裝自己,來保護自己的財産。
而給商人這種負擔的,是朝廷。
而朝廷有了錢,能夠大興建設,如果建設的是付錢的,百姓就有錢,有錢就會增加消費,增加稅收,大部分的錢,又轉了一圈,回到政府身上來。
要知道我們的錢不是自己要用而是要替百姓製造各種東西,有些東西一般人不會去製造,因為這個東西是關於到大部分的人,人都有自私的,心裡,總是想著自己的東西自己可以做,但是別人的東西就等別人做,而這個最適當的別人就是朝廷。朝廷不能夠什麼都不做,那不然人民就可以問你朝廷為什麼有資格取得稅收?
而朝廷做了,卻能夠讓更多百姓賺錢,變成稅收,回到朝廷。
這個圈子會越滾越大圈,朝廷能夠運用的錢糧也會變多好多倍,花更多的錢,你會發現,當朝廷富有了,百姓也會富有起來。”
“人民百姓,無知無識,只知道穿衣吃飯,如果沒有朝廷的指派,進行各種事務,都不知道要做事。